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杜普蕾”大战“啤啤熊”(ZT) [复制链接]

1#
作者: 查查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8日 11:03  已经有 63 位读者阅读过本页

  即将于12月10日为广州的观众献上柴可夫斯基唯一一部大提琴协奏曲的全才美女大提琴家正在发愁。虽然这两把琴都希望能与广州的观众见面,甚至在尼娜的脑里各自使尽法宝,但她至今仍未决定选择哪一把琴来广州演奏。
  尼娜·科托娃拥有两把名琴,一把是1696年的瓜奈利,被称为“Bear”(啤啤熊)。另一把是曾被女大提琴家杜普蕾拥有的斯特拉底瓦里。为纪念这位传奇的女大提琴家,这把史特拉底瓦利被命名为“杜普蕾”。由于两把琴各有特色,也都身价不斐,尤其是“杜普蕾”,除了琴的演奏价值外,还附带了历史价值。所以,琴的运输及保安问题都需要考虑得周详细致。我们从在10月末就已经一直在追问她会带哪一把琴前来,但她到11月中都未能给我们答复。
  不管最后是“杜普蕾”胜出,还是“啤啤熊”赢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底斯特拉底瓦里和瓜奈利有何妙处,又有和不同吧!
  斯特拉底瓦里和瓜奈利是17、18世纪的小提琴制造家族里最闪亮的两颗星。他们制作的提琴被当今的演奏家们所尊崇,且都是天价。其中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所制造的大提琴,至今存世仅50多把而已。这50多把大提琴代表了工艺和艺术上的超高标准。此一成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不少顶尖的弦乐演奏家在拥有斯特拉底瓦里的同时,也会使用瓜奈利演奏。像小提琴家海菲兹和斯特恩就是如此。现存的瓜奈利(含小提琴和中提琴)有250-370把,他们之中的极品与斯特拉底瓦里一样融合了力与美的精致手艺,令他人无法望其项背。
  同样有名的斯特拉底瓦里和瓜奈利,音色却不尽相同。正常来说一把琴的音色会同时拥有以下两种声音的特性。一种是有和谐的共鸣声,象管风琴那样,洪亮、高贵、醇厚;另一种是有结实而有力度的颗粒感,就像是优秀的意大利男高音在歌唱,明亮、华丽、激越。这两种音色越均衡,琴的声音就越好。人们普遍认为:斯特拉迪瓦利琴略微偏向第一种音色,所以给人以高贵的谐和感觉,被誉为“丝绒”一样。瓜奈利琴则向第二种音色靠近一点,给人以明亮的光泽感和颗粒感,更具有穿透力。
  两年前,尼娜曾经携“啤啤熊”瓜奈利来广州演出,估计此次带“杜普蕾”来的机会比较大。我们会继续追踪事情的后续反展,请大家留意我们网站的“本地乐季”栏目吧。

相关链接一:斯特拉底瓦里“杜普蕾”
  杜普蕾曾前后拥有过两把琴。1673年胡桃色的那把琴是她拥有的第一把斯特拉底瓦里。她喜欢第一把琴的醇厚、朴实,也爱第二把琴的澄澈透明。她总是喜欢跟别人说,这把琴比巴哈及韩德尔大12岁。第二把斯特拉底瓦里名“大卫朵夫”,现在为著名华人大提琴家马友友所使用。
  杜普蕾在用这把琴举行第一次公演的时候,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她演奏的第一首曲子是亨德尔的G小调奏鸣曲,演奏第一乐章的时候,她的A弦居然慢慢地松了,为此她只好不断地移高手指的把位,直到弦的张力完全丧失为止。最后,她不得不向观众致歉并回到后台,在换了一根弦后重新登台。

相关链接二:传奇杜普蕾
  英国天才女大提琴家杜普蕾琴技超群,然而生命短暂,才活了42岁就因患多重硬化病去世。杜普蕾20岁出头的年纪便成为国际古典音乐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以她极大的才华、她的真实,她的自然,和她充满光彩的生命力征服了世界。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又名《狂恋大提琴》)就是根据她姐姐的同名回忆录改编而成。她演奏的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至今被认为是权威版本。


旋律如歌 情浓似酒
——柴可夫斯基作品专场音乐会
广州交响乐团2006-2007音乐季
指挥:汤玛逊·帕拉斯迪
大提琴:尼娜·科托娃
曲目:
 柴可夫斯基: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
       洛可可主题变奏曲
       F小调第四交响曲
时间:2006年12月10日(星期日)晚8:00
地点:交响乐厅
票价:150、120、100、80(学生:40)
分享 转发
TOP
2#

[upload=jpg]Upload/20061251416447238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2514184252005.jpg[/upload]
TOP
3#

好实惠的票价
TOP
4#

最近几场音乐会人气很旺啊,克托娃娃值得一看啊!
TOP
5#

那就看靓女吧!每次星海回来都有砸音响的冲动!
TOP
6#

小邦 在 2006-12-6 21:20:50 发表的内容
最近几场音乐会人气很旺啊,克托娃娃值得一看啊!


是呀,仅“看”而已吧,爱乐上介绍过她拉得不怎么样,还不如乐团中普通的一个职业演奏家。
TOP
7#

今天去买票,发现好位置都给买光了,只剩下堂座第一排没有人买。
最后编辑Willso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