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掇菁撷华(二)-------永远的保罗·莫里埃 [复制链接]

1#
2006年11月3日,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又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一天。中非合作论坛开幕了,中国张开双臂拥抱着来自48个非洲国家的朋友,充满自信的迎接建国以来举行的最重要的外交盛会。国际上对朝鲜核试验制裁的争论依旧不断,台湾的陈水扁因机要费案遭到检方起诉等等纷繁复杂、吸引眼球的新闻不断,没有多少人会去留意法国的一代轻音乐指挥大师保罗·莫里埃在这热热闹闹的一天,在法国南部城市佩皮尼昂静静去世,享年81岁。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保罗·莫里埃的真是不多,问了周围几个80年代出生的同事,基本上都是茫然不知。的确,在当今这个异彩纷呈的年代,新事物、新名词、新游戏、新时尚、新明星层出不穷、转瞬即逝,追都追不上,谁还会去找寻昔日的大师呢?
知道保罗·莫里埃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那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各种国外的文化开始流入,令刚经历过文革洗礼的人们目不暇接。那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收音机里听了一组保罗·莫里埃演奏的轻音乐,使很少聆听器乐作品的我,对这种近乎传统乐队加电声乐器的演奏十分着迷,从而也记住了这个法国老头的名字。后来,在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的音像部,第一次看到了保罗·莫里埃的磁带,当时这种原装进口的磁带要15元一盘,我攒了不少时间的零花钱购买了他的《CLASSISCS IN THE AIR》专辑。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张保罗·莫里埃专辑,封面上有一个带着耳机的蒙娜丽莎,内容都是经他改编的古典音乐。也正是通过这张专辑,使我触摸到了古典音乐之门,使贝多芬、莫扎特、罗西尼、门德尔松等音乐大师不再遥远。保罗·莫里埃使名曲穿上了时装、使古典充满时尚。
保罗·莫里埃成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轻音乐的“黄金时代”,与英国的曼托瓦尼、德国的詹姆斯·拉斯特共称为轻音乐史上的三大乐队。保罗·莫里埃的乐队以弦乐为主,在传统的古典音乐演奏技法中大胆而巧妙的溶入管乐器、摇滚音乐中的电声乐器,以及爵士乐中的打击乐器,令音乐富有流行性和时代感。他的音乐往往在浪漫、柔美、充满歌唱性的弦乐衬托下,通过与种类繁多的打击乐和谐呼应,营造出一种既优美流畅、又清新明快的音色效果。他被世人称作“情调音乐的使者”、“现代法国音乐之神”,
1967年,保罗·莫里埃以一曲《LOVE IS BLUE》(“爱情是蓝色的”或“爱是忧郁”)享誉世界,蝉联美国BILLBOARD排行榜五周冠军,取得了全球唱片销量600万张的记录。这原本是一首在欧洲电视网歌唱大赛上并不被重视的曲子,但在保罗·莫里埃充满法国浪漫情怀的改编下焕然一新。乐曲在弦乐为主的引子下,通过具有古钢琴音色的电子琴演奏出主旋律,随后单簧管与古钢琴再重复一遍,营造出清新、温暖、舒畅的氛围,在随后的副歌部分弦乐依然是舒展的,但加入的具有爵士节奏的吹管乐和明快的打击乐令音乐充满阳光。乐曲的第二遍保罗·莫里埃用大提琴组演奏主旋律,与第一遍清新的风格有所区别,在舒畅中泛起淡淡的忧郁,这忧郁或许来自蓝蓝的地中海、或许来自酒馆中淳淳的法国红酒、或许来自塞那河边那对漫步的情人……
许多人知道《I WILL FOLLOW HIM》这首歌曲是通过好莱坞影片《修女也疯狂》,黑人巨星Whppoi Goldberg引领着一众修女,将这首歌曲演绎的激情奔放。其实,这首歌曲是保罗·莫里埃在1963年与另外两位法国音乐巨匠Franck Pourcel、Raymond Lefevre共同完成的,由Little Peggy March在美国唱红,并进入美国的排行榜第一名。保罗·莫里埃将这首歌曲改编得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富于强烈的动感。他先后将《烈火战车》、《保镖》、《辛德勒名单》、《阿拉丁》等影片的主题音乐进行改编,均获得了成功。
保罗·莫里埃不仅在创作、改编和演奏上勇于突破、敢于创新,在录音技巧上也是精益求精。他通过先进的录音设备使音乐取得水晶般晶莹纯净的质地,《The Bird Of wounds》中排萧的运用充分表现了受伤的小鸟对广阔蓝天的眷恋,排萧的录音极为传真,有很强的空气感,而弦乐舒缓绵密的录音更增加了音色的丰富性,使全曲哀伤的情绪更加浓郁。《Alla Figaro》则通过强劲鲜明的节奏与简洁利落的弦乐营造出充满激情的气氛,舞台感异常突出。《Mamy Blue》通过男女声不同声部的交替合唱,配以低沉丰厚的打击乐和穿插其间如同精灵般飞舞的小号,不仅使整部作品的可听性大大增加,其鲜锐的定位、巨大的动态、宽深的音场更成为检验音响系统的试金石。
保罗·莫里埃的音乐质朴、洗练,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时代特征,他对电声乐器的使用并不是为了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而是着力于对音乐内涵的刻画,经过他的编曲往往使一些不为人关注的作品得到了最佳的诠释,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真正打动人心灵的作品往往是质朴的,浮华的装饰只能引起一时的心绪纷乱。现今许多人往往为表现得独特、表现得卓尔不群,总是在言谈中、行事中、作品中运用一些高深的、晦涩的方式,表露出一种狂妄、虚浮的面容,殊不知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平庸。保罗·莫里埃以他的作品告诉世人,真正的独特是不可模仿的,它并不高深、也不难懂、它是平凡中显露的独特,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处处存在,贯穿着他言谈、行事、创作的全过程。而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就是风格。
一代大师离我们远去了,但留下了为数众多的辉煌作品,开创了一个时代。我们应该汲取这些人类艺术的精华,记住这个头发花白、举止优雅、气质浪漫的法国老头,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浪漫奇趣。


                                         2006年11月22日
[upload=jpg]Upload/2006112314435687313.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我很喜欢这位轻音乐大师。
惋惜啊~~~~~~~~~~```
TOP
3#

他的轻音乐很好听
TOP
4#

顶了
TOP
5#

这个贴为何现在才发?昨天是感恩节吧?
是啊,缅怀大师,心存感激!
TOP
6#

永恒的经典
TOP
7#

深切怀念!买了N张引进版,1张进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