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业
冰国
jazzlee
panhold 在 2006-11-9 17:24:25 发表的内容 最差的音乐方面的书籍,恐怕是萧翁谈乐录,名字记不清了,差不多吧。七拼八凑,不着边际。CANON竟然直接就翻译成大炮了,真敢干啊,居然是三联书店出的。这书买了能索赔么?
magicchenliang
amo768
一夜九次郎 在 2006-11-7 18:22:52 发表的内容 惭愧一本都没看过其实,音乐的书小地方真的太难买到
panhold
jazzlee 在 2006-11-10 15:37:57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6-11-10 10:51:08 发表的内容 你喜欢就说你喜欢,愿意的话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在哪里。我不喜欢,第一是因为翻译语言欠功底,音乐素养也不够,文笔不通顺,校对也不认真,有负三联的声誉。第二是内容。因为所录文章,基本都是萧在当时为报章所写的乐评,比如某天某演出,唱的如何,奏的如何,时效性非常强,现在再读,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第三是看了之后,我甚至不知道这本书本身就有原版,还是国内凑出来的。这书是网上买的,看到书名有很高的期望,结果是大失所望。买书和岁数有什么关系么? 莫明其妙。我转摘一段我认同的该书书评,也是我喜欢该书的理由。--“他从不人云亦云、一味赞美,而是坚持独自感受、独立思考,敢于并善于对大师们挑刺、抨击,敢于说“不”。他的音乐散文以及评论,将哲人的思考、文学性的语言、英国人特有的保守与矜持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风格特色。”至今,萧的思想还具有现实意义,并非仅仅是当年的时效性。乐评的书籍看多了,总感觉是千篇一律,形如抄袭。即使自己听不到那样的感觉,也要往那种所谓的权威靠拢。比如,即使萧伯纳评论勃拉姆斯的交响乐和李斯特的但丁交响乐比较偏激,我也不认同,但那也是他独立思考,真凭实感的结果。而这样的风格恰恰是我最喜欢的。买书和岁数有什么关系么?哈哈,我说话有些冒失,望请原谅!我买书除了看看书评,最关键的还是亲自翻阅书的内容,觉得适合,埋单之后决不后悔,印象中好像未买错过。我觉得我这个方法相对较成熟,不是三岁小孩,人云亦云。--这也是老萧的精神。你从网上买书,情有可原。最后,希望你找到英文原版,说说英文版与中文版的区别。
panhold 在 2006-11-10 10:51:08 发表的内容 你喜欢就说你喜欢,愿意的话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好在哪里。我不喜欢,第一是因为翻译语言欠功底,音乐素养也不够,文笔不通顺,校对也不认真,有负三联的声誉。第二是内容。因为所录文章,基本都是萧在当时为报章所写的乐评,比如某天某演出,唱的如何,奏的如何,时效性非常强,现在再读,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第三是看了之后,我甚至不知道这本书本身就有原版,还是国内凑出来的。这书是网上买的,看到书名有很高的期望,结果是大失所望。买书和岁数有什么关系么? 莫明其妙。
此君
xawhite
algernon
rosemaid
algernon 在 2006-11-12 10:35:32 发表的内容 panhold 在 2006-11-10 17:31:21 发表的内容 这本书我没有通读。没看完就说差,有点不合适。不过这本书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文章,没有上下文连带关系。我的卫生间里有一摞书,这是其中一本。它的特点是每篇文章都比较短,有的只有一两页,适合方便的时候看。虽然翻译的差,读起来费劲,经常不知所云,要退到前几行重看。但好在篇幅短,在那个时间里,也基本能看完一篇。就这么断断续续看了四分之一吧,现在彻底不看了。英国人的思维跟中国人不一样。糟糕的翻译,读起来很痛苦,还不如直接读原作呢。现在特别优秀的翻译家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翻译作品读起来简直就是上刑。
panhold 在 2006-11-10 17:31:21 发表的内容 这本书我没有通读。没看完就说差,有点不合适。不过这本书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文章,没有上下文连带关系。我的卫生间里有一摞书,这是其中一本。它的特点是每篇文章都比较短,有的只有一两页,适合方便的时候看。虽然翻译的差,读起来费劲,经常不知所云,要退到前几行重看。但好在篇幅短,在那个时间里,也基本能看完一篇。就这么断断续续看了四分之一吧,现在彻底不看了。
jan
cqzag
wilwin100
algernon 在 2006-11-7 18:24:47 发表的内容 老赵的莫扎特之魂不好。杂而无序。他的贝多芬之魂还马马虎虎。小地方?这年头物流这么发达了,不存在小地方。当当,卓越都有很多音乐书卖。买不买就看你原不愿意出那个价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