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赛结束了。应该说在复赛种选手们的表现普遍比初赛的更好些。在复赛的十首备选作品中,被选手们三次抽到作为比赛作品主要是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被抽到两次的是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在深圳的钢琴协奏曲大赛上,恰好是两位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的作品被频频眷顾。而如果包括第一号作品在内的话,肖邦作品被四次抽中。
中国选手侯淼抽中的是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侯淼有明亮干净的音色,表情也许少了一点,但是整个表现十分和谐、整体。肖邦这首不太重要的作品,被她弹得还是很漂亮的。不得不说的是,深圳交响乐团的伴奏是非常出色的,乐队很控制低音部分的声音,这十分符合肖邦作品的需要,包括后面对肖邦作品的其他场次的演奏也是如此。乌克兰女孩金-玛莉娅一头金发,她和侯淼演奏相同的作品。相比之下,她的演奏更抒情些,体现其女性的柔和与纤细,还有点甜蜜、美好的意味,细节变化也颇为丰富、生动,但是第三乐章结束部分的几个小节,她的琴声太单薄、太干硬、太难听了,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在美国德克萨斯基督大学上学的中国选手元杰也演奏这部作品。元杰的琴声清秀朴实,他的独奏没有给人惊艳的感觉,但是他的演奏十分均衡、理性。
韩国人金钟允演奏的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一首技巧难度极高的作品,这位个头不大的小伙子,可能力量也不是那么充足,在咆哮的乐队面前,他的独奏分量略显弱了点,或者说乐队声音太大了,尤其是第一乐章中的长号。第二乐章的几个小节的演奏比较差,音中无律,但是三角铁出现之后,他的演奏非常精彩。另一位抽中演奏李斯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是在德国汉诺威上学的中国选手沈文裕。沈文裕的力度比金钟允略强,而且整个演奏都很完整。他把李斯特演绎得很是抒情,颇为好听,和乐队的关系也比较平衡。
另一位韩国人李千浩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有一个不错的整体,第一乐章的重复段落有丰富的变化,华彩部分的低音似乎过于泛滥,没有肖邦作品的浪漫与清秀。乐队长号出现一个明显的破音。第二乐章,李千浩的琴声还是那么简洁明亮,虽然乐队的演奏是委婉的,抒情的,李千浩没有改变自己的演奏来与乐队和谐。第三乐章是他表现最好的一个乐章。
同样来自韩国的朴钟海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演奏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较为粗犷的、粗线条的旋律,一个很硬朗、个性鲜明的演奏,华彩部分的表现也很好。很难得的是,整个作品的处理都采用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方式。第二乐章,他的演奏风格还是粗线条的,但是要缓和许多,跟乐队的关系很是和谐。这一点上他比他的同胞李千浩做得更得体。问题是,用这办法演奏贝多芬的早期的这部作品,会不会得到评委的认可呢?同事贝多芬的这首作品,另一位选手,乌克兰的乌拉耶娃-安娜却表现出另一番景象。安娜的贝多芬有着古典主义的平衡与优雅,音粒圆润。但是,很明显,她的演奏太柔弱了,在强大的乐队面前,钢琴独奏的分量明显单薄很多。第一乐章开头几个小节的弱音与强音的对比也有点突兀,不过从华彩部分的结束引入乐队时候的衔接她做得很漂亮。
这两位选手,刚好从更强或者更弱的两个侧面演奏了贝多芬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