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线材传输中无可救药的失真种种 [复制链接]

查看: 6958|回复: 28
1#
1,多股绞合线。

用上了这种线材,声场,定位,口型,质感都不必谈了,所以高级线材都是单支互相绝缘结构的线材。
甚至漆包绞合线由于线间电容的影响,虽然比裸线绞合好了,但是在声像定位方面仍会偏大。

2,没有经过防震的细线。

没有经过防震的细线无法避免线间电磁力互相作用下的低频震动,会造成低频衰减和轰鸣。
低频分析力不够在很多情况下是线材的问题,器材升级也无法补偿。

3,单支截面积超过1.5平方毫米的粗线。

低频沉闷没有活力,高频黯淡,中频颗粒感多,是1.5平方毫米以上的粗线的声音,很难补偿这种失真,无论用多么高级的材料或表面激光打磨都徒劳。
沉闷的低频有时候会被认为是控制力好,其实并非如此,正确的低频应该是充满活力和弹跳的。

4,喇叭线或者电源线截面积太少。

会造成低频量感少,低频控制力不够,当用1平方毫米和4平方毫米的同样线材对比时可以很轻易地发现这一区别。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分享 转发
TOP
2#

说的有些道理。
TOP
3#

请问相位兄:一般说电源线、信号线和音箱线截面应在多少平以上呢?
TOP
4#

没有具体特指什么线的。
如果烧友觉得自己的系统有上述问题,不妨先从线上找找原因,而不要急着升级器材。
TOP
5#

TOP
6#

前面几条分别是指什么线
TOP
7#

哦,原来是这样的噢。
我现在用超时空h8感觉很好了。你的方心铜跟他相比有什么特色呢?

关于h8的使用有个诀窍,我先不说。我一开始用它感到极度失望,硬、干、瘦,数次想把它扔了,后来想出好办法,音质立马有了质的改善,呵呵。
最后编辑辰龙
TOP
8#

yinwang兄,我表达得还不够准确,应该是“单支截面积超过1.5平方毫米的圆线”,方芯铜线不会有这种问题,高低频延伸和分析力都会很不错,但是如果结构设计上不特别设计简单绞合在一起的话,会有中频偏薄的问题。

另外方芯铜截面尺寸会对声音的质感有很大影响。
我听过超时空老款旗舰Decade喇叭线的声音,声音的平衡性和延伸都很不错,但是声音的质感方面总有隔靴搔痒之憾。

因为它的方芯铜截面尺寸是0.3mm*0.6mm,还不尽合理。
最后编辑相位传真
TOP
9#

相位传真 在 2006-10-24 13:32:07 发表的内容

2,没有经过防震的细线。

没有经过防震的细线无法避免线间电磁力互相作用下的低频震动,会造成低频衰减和轰鸣。
低频分析力不够在很多情况下是线材的问题,器材升级也无法补偿。



在不换线的前提下,如何用简单的办法进行防震?
TOP
10#

说的非常好

相位兄这些天跑到哪里去了呢?我一直用你的单晶铜c2,非常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