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侃侃而谈 英国箱!!(第26页ATC,27页Harbeth) [复制链接]

查看: 137721|回复: 382
1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B&W厂方标称”Matrix”设计的音箱!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只不过是加些横直框架再塞满软发泡塑料来增强箱体来减少箱声!而且只用在它的中高价系列,由于Matrix箱体是设计成密封箱,低音单元后面的声音能量差不多全部被削弱抵消,令到音箱可以发出声音响度(低频)锐减!这个有点像当年美国AR号称的气垫式音箱,声称有最准确和低失真的低频!但这设计大大减低了发声效率.

未完待续……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182115244057.jpg[/upload]
TOP
12#

tw1812 在 2006-10-19 11:44:02 发表的内容
马克和高文,一个复杂至极,一个简单至极,谁技术更先进合理?有人说音响技术一日千里,也有人说音响技术50年没进步.产品更新换代最频繁的恰恰是那些小厂新品牌,"技术"难道就不忽悠了?
英国人是做不出来楼主所言的不忽悠产品还是不愿意?哪位可以证明一下?3/5A被很多人视为染色的代名词,但网上曾经有频谱分析它的有效频响曲线恰恰非常平坦,它恰恰就是BBC的监听箱.天朗 ATC SPENDOR...等都曾被作为监听使用, B&W更一直是EMI的指定监听箱.单拿C5被很多人诟病低频残疾,但它同时又被很多单拿迷所津津乐道!能说它们都是忽悠?
别人忽悠是别人的事,咱自己不忽悠自己就够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监听音箱并不是用来听音乐的,主要用途是录音室用来监察讯源的缺失和音质,事实上,就在EMI百代唱片,它采用的监听箱也不止一种。英国BBC电台用的监听箱一定是英国货……

这个很简单,如果你到过香港尖沙嘴太空馆的演示厅,它用了全套KEF(当年殖民地政府就在音箱开支上就报了3000万港元)效果如何?不说了,应该是政治原因吧!

事实上,现时世上九成的所谓录音室监听音箱是用Yamaha的哦,各位DX有没有留意到最近20年英国出过有什么像样的录音和发烧唱片吗?这个和英国佬用的监听音箱有什么关系吗?当我胡扯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1915284827511.jpg[/upload]
TOP
13#

csdam 在 2006-10-19 15:28:51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监听音箱并不是用来听音乐的,主要用途是录音室用来监察讯源的缺失和音质,事实上,就在EMI百代唱片,它采用的监听箱也不止一种。英国BBC电台用的监听箱一定是英国货……

这个很简单,如果你到过香港尖沙嘴太空馆的演示厅,它用了全套KEF(当年殖民地政府就在音箱开支上就报了3000万港元)效果如何?不说了,应该是政治原因吧!

事实上,现时世上九成的所谓录音室监听音箱是用Yamaha的哦,各位DX有没有留意到最近20年英国出过有什么像样的录音和发烧唱片吗?这个和英国佬用的监听音箱有什么关系吗?当我胡扯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1915284827511.jpg[/upload]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w1812兄,用不了篡改我的原文吧?

对于合理的质疑,我非常愿意作答!!!!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4#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对事不对人......請和汽点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5#

小邦 在 2006-10-19 20:35:08 发表的内容
我爱小提琴,所以用猛700仔,但听大动态的就确实不行了,可惜不见有人评论猛牌拍砖头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小邦同志,如果你只是钟情小提琴一种乐器,建议你玩Rogers或Harbeth,它的松香味比你的猛700仔强多了。

猛牌当年并不是100%在英国制造,它的黄金高音单元只是台湾货而已。因为当年的代理名发行在广告吹嘘……其实你细心留意猛牌的二手箱是什么价钱,你就会明白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6#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w1812兄你非常聪明:[ 该贴在 2006-10-19 19:06:48 2006-10-19 19:06:48 被 tw1812 修改过 ]  

你已经理横折曲地把篡改我的文章再修饰过。我现在宣布,你再发任何帖子,我都不会再回复你,以正视听!

请各DX见谅!谢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7#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pingchang0兄:

非常好的参考贴,顶!!!!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8#

ADWS 在 2006-10-20 17:27:02 发表的内容
富特文革勒的指挥艺术与音响艺术是两个范畴,一个是心灵一个是感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战德国的战败,很多优秀的科学家艺术家等都沦为战犯,经历时代的变迁……战前战后的工业产品,艺术作品,都体会到当时的环境。

对于富特文革勒的指挥艺术,现在我们仅能从仅存的部分录音去细细品味,又有多少人是在纳粹德国的繁荣时期听过现场表演呢,或许是另一番感受,那种感觉并不能从仅存的录音中找到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TOP
19#

古典音乐888 在 2006-10-20 14:06:02 发表的内容
……

发烧的原则是安静细致的聆听音乐不是在这里卖弄我懂什么线路168论坛懂行的有的是,不用在这里说教,如果法帖的能谈谈富特指挥贝交在英国和其他国家的音响重播出来有什么不同的内涵或者音效,我佩服至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古典音乐888 兄:

非常高兴看到你这当头棒喝的一贴,首先我要澄清我是音响发烧友+胆机生产设计者,我发这篇贴是侃侃而谈准备接砖的。你对我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沟通和交流不足!

你所提及的富特文格勒指挥家他在二战时期曾经是希特勒的御用乐师而已,他擅场演绎贝多芬,莫扎特……有兴趣讨论的你可另发新贴我们慢慢深入讨论,不要把这帖子太离题。当然我也不会期望你会佩服我……起码大胆的假设再小心求证才是正确的态度哦!

再者你文中有几点小弟想抖正一下:1990年的迈克拉伦F1街车,总设计师是南非人,这车采用的是德国BMW的6.1公升V12引擎,战绩平平,在保时捷推出GT1后,此车基本是没有扬威的机会了,至于现在迈克拉伦街车已经挂起德国奔驰的标志满街跑了……阿思顿马丁,积架,Range Rover已经是Ford旗下,阿思顿马丁只是高级版的Mustang而已,最近Ford都要出售积架了(中国某大集团正在洽商中)……至于劳斯来斯,在BMW没收购之前只能买200万左右,而且没有什么市场,BMW收购后,德国制造(英国组装)卖到500万以上还有很好销量……奔利也给德国大众收购了……基本上英国车已经全军覆灭……至于你所提及的劳斯莱斯飞机引擎,这个更糟糕就是因为它的巨额亏损,要拱手把它的汽车部门卖给BMW……!!!!

世上最贵的车不是雅士顿马田,比它贵的还有德国大众的Bugatti,林保坚尼,德国奔驰的Maybach,意大利的Ferrari……不一一复述了!

其实英国的政治和文化我可能会比你更了解多一些,这里不多述了,因为我曾经在英国定居。

相信古典音乐888 兄你对西方古典音乐有非常独到和深切的领悟,就有如非常有品味的食家。但请谨记,只有好的材料和一流的厨师才可以做出好菜来,你在音乐的载体(软件)还原出来的音乐是必经过硬件器材的演绎再生出来的,我在品评音响器材其实就是相对于品评厨师的厨艺,有何不妥?小弟有时也入厨哦,呵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201751930548.jpg[/upload]
TOP
20#

静电 在 2006-10-21 3:03:38 发表的内容

YAMAH已经是老黄历了,80年代勉强可以说NS10的普及率有九成。

现在进场监听箱早已经是Genlec之类的有源监听的天下,就连大部分国内的录音棚里,小白盆也只是摆设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静电兄:
             你沒說錯!Yamaha NS10M在80年代后期推出后普及率有八/九成。因為己停产幾年,現在新建的录音棚只能用其他的替代品!有源监听箱起碼省回了功放和Control Planel的空間.........但九十年代至今的录音棚还沿用NS10M也占大多數!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upload=jpg]Upload/20061021410536442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0214113486901.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