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纯、脱俗、出尘,银灵“SILVER [复制链接]

查看: 11127|回复: 61
41#

一个想当然的想法:地线干扰的排除能否这样?在地线上接个东西,使电流单向流动,达到隔绝地线干扰的目的。
TOP
42#

2006-11-16   17:39:56 乌鲁木齐  离开处理中心,发往库尔勒

着急呀!

放个文件
一般不论阵容、用料、品牌和产地,常见的多是串联式滤波器,串联式意思是滤波电路处於传送路径之间,电是完全经过电路后才再传送出来,好处是净化度较高较彻底,坏处是因路径要经过电路,尤如过五关斩六将后才传送出来,再好的阵容、用料、品牌和产地也或多或少因些劣化了动态及频宽。

并联式滤波电路是处於传送路径旁边,是从旁以吸收方式把一些高於设定值的高频捍扰、脉冲及突波经过地线旁路吸走,好处和坏处刚好和串连式滤波相反,但动态及频宽在音响里比抑操更加珍贵,而且其实大部份不太差的系统只要稍稍优化电源方面的讯噪比已经可以得到很明显效果,如果加上精心设计的屏敝和接地方式往往能令效果比串联式滤波更好。

并联式滤波另一卖点是由於电是不用经过电路后才再传送出来,元件档次也不用太高档,成本低也就更大众化,即使在恶劣供电环境,对抑噪能力有特别要求的话,只要多并几组也一样可以达到如串联式滤波一样的高净化度。

至於一般厂家不用并联式滤波,主要也是并联式电路阵容不够吓人,宣传推广上就较难,因为主流消费层仍是以眼看为准,真懂得从技术角度去选,又或以听为实的消费者仍占少数,这也是至今很多产品传宣仍是瞎吹的原因。

如果并联式滤波,不管几重也不会劣化音质,但越多重高频滚降就越急,到时是个人主观性怎调节音色的问题。
最后编辑kick
TOP
43#

忘了说你的银灵一号我减了半级滤波,因你排插我已加上那半级,接上刚好!
TOP
44#

威马兄想得很周到,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心想线两头都滤会不会高频压得太多,这样应该正好了,符合你的设计思想,谢谢!


kao!

银灵 3 号电源线:
(图片不日公布)
主供大功耗器材,纯铜加纯银制作。
只做 1.5 米和 1.8 米。
总限量 10 条,即每种长度各五条。
定价:1.5 米¥2880,1.8 米¥3380。
** 1.5 米剩 4 条 **

连图都没有,就只剩这么点了。
最后编辑kick
TOP
45#

要单到真正单向,就只有用上整流二极管,但实际电路却很复杂,因同时要防止对地电阻上升和直流回输干扰,用上这种概念的有德国 ASR 的 ACTIVE POWER CORD,但折实要五千多大洋,关键部份仿制 DIY 元件成本也要过千,一点都不简单的。


看来又得放弃这个想法。
DIY一个只接在地线上的这样的东西,从原理分析,最低成本得多少?
最后编辑kick
TOP
46#

kick 在 2006-11-17 9:48:49 发表的内容
威马兄想得很周到,我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心想线两头都滤会不会高频压得太多,这样应该正好了,符合你的设计思想,谢谢!


kao!

银灵 3 号电源线:
(图片不日公布)
主供大功耗器材,纯铜加纯银制作。
只做 1.5 米和 1.8 米。
总限量 10 条,即每种长度各五条。
定价:1.5 米¥2880,1.8 米¥3380。
** 1.5 米剩 4 条 **

连图都没有,就只剩这么点了。


这个搞错了,1.8 米没动过,只是少了的一条 1.5 米,而且已是较早前的事了。。。。
TOP
47#

可以是几块钱,想一下真正打进地的地线是什么原理和怎构成就明白,也可以是上千块,因要刻服体积限制和相关有机化学反应为耐用性带来的负面因素。

教你一个便宜玩法;放一盆有一定体积(例如盆子有半台 CD 机大小)的盆裁,泥土混进一点炭粉,接一条夥铜线插进泥里当地线,浇上带轻微盐份的水或矿泉水,听一下浇水前后的分别?
最后编辑Wilmer威馬
TOP
48#

kick 在 2006-11-17 13:22:35 发表的内容
一个想当然的想法:地线干扰的排除能否这样?在地线上接个东西,使电流单向流动,达到隔绝地线干扰的目的。


要单到真正单向,就只有用上整流二极管,但实际电路却很复杂,因同时要防止对地电阻上升和直流回输干扰,用上这种概念的有德国 ASR 的 ACTIVE POWER CORD,但折实要五千多大洋,关键部份仿制 DIY 元件成本也要过千,一点都不简单的。
TOP
49#

那实际上可以放在室内墙角,一举二用,按一定比例配好泥土、炭粉,定期浇盐水。
一年或半年后换泥土、炭粉,因为水蒸发,盐浓度将越来越大,铜线,则过一确定时间除锈或换新线。
有实验报告吗?或配方。
TOP
50#

kick 在 2006-11-18 19:18:44 发表的内容
问题是:我放在窗台上的盆裁,它并不以大地相通。
如果窗外有颗树,接树上,但实际上没有。

如果接树上,碰上雷电天气,嘿嘿.......


注意我前面说的话(。。。想一下真正打进地的地线是什么原理和怎构成就明白。。。),所以关键是泥土、炭粉、盐份、水和夥铜的电解化学反应。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