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黄宾虹与笔墨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 4790|回复: 33
21#

砍柴兄是画家啊?
TOP
22#

关山月_ 在 2006-10-8 12:07:49 发表的内容
现在拍的黄老的作品都几千万了,想到当年他画画随便送人就感动.


哎,对很多人来讲后悔药是没的吃了!
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曾经和国画大师李可染是至交,大师在世的时候一副画都没开口要过,主要是文人固有的那种爱面子的心理做怪。现在大师已经过世,他的画价格早已是天价,后悔呀!
最后编辑wyfatpig
TOP
23#

我的另外一篇关于黄宾虹的稿子。


四方沙龙:黄宾虹笔墨的审美价值

最近由于黄宾虹在关山月美术馆的展出而引出多场关于黄宾虹的学术会议,形成一个颇有声势的黄宾虹研讨热潮。本周末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与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合作举办的第18期“四方沙龙”系列学术讲座也以黄宾虹为主题。这次学术沙龙的演讲嘉宾是浙江博物馆的黄宾虹研究专家骆坚群。
骆坚群也是《黄宾虹与笔墨问题》学术论坛的列席嘉宾,但是她在论坛上没有发言,而将她的精彩论述留给了四方沙龙。
如果说在《黄宾虹与笔墨问题》的讨论中,专家们更多地从宏观的多角度的讨论黄宾虹与笔墨问题,而尚未直接对黄宾虹的笔墨的审美问题审美分析的话,那么这个任务刚好在四方沙龙中由骆坚群女士来完成。
首先,她从黄宾虹对“繁”和“简”的观念来展开对黄宾虹绘画创作的理解。黄宾虹在对待“繁”和“简”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他的尚“简”的努力,“简”即寸铁杀人,是一种至高境界。他的“简”,再一次抽象中国画形象的模式,打破原来已经形成的平衡,造型的平衡和意象的平衡,标志性地、创造性地从通融古今的过程中抽象出来,形成自己的新的绘画形象。
黄宾虹对石涛、扬州八怪的批评主要是“求脱太早”,也就是说,石涛、扬州八怪在没有炼成一个坚实的传统基础时候就开始求变,因此笔力虚弱,有一种江湖习气。黄宾虹早年临遍宋明名家,不刻意追求用笔的力量与速度,到中、晚期才获得线条的运动感和力度感,追求金石性的书法用笔,所以他的作品“节节有呼吸之感”,笔墨之一点一线都充满生命力、活力。
因此,黄宾虹之所以成为一代大家,是因为他变法成功。他的笔法打破原有的审美平衡,“不齐欲齐,乱而欲治”,黄宾虹绘画中刚与柔的矛盾、枯与润的矛盾、乱与治的矛盾,前无来者,都在一个画面里完成最大的冲突与和谐,冲击着绘画表现的极限。笔墨凌乱而绝不逾矩,章法天成。
但是,黄宾虹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内美”。如果说黄宾虹在技法的层面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新的话,那么更重要的东西是包含在这种技巧当中的文化意图。“内美”一词是黄宾虹画论的关键词之一。“内美”表现黄宾虹在人文品格上的成熟与确立,是黄宾虹作品的感情基调,包含着他的全部艺术精神,也可以看作是他变革的内在的推动力和最后指归。
骆坚群的分析,既将黄宾虹的绘画艺术放到中国画发展史上来考察,也具体分析了黄宾虹的笔墨的含义。简单地说,从绘画史来看,中国山水画发展到明清之际,就陷于陈陈相因的弊端,到了黄宾虹,他不但继承了传统也开创了一种新的气象,高标自立。说到黄宾虹的创作,他将看似随心所欲但却丝毫不逾矩的笔墨点线表现他心中物象,获得艺术表现上的种种前所未有的淋漓尽致的壮阔景象。
显然,这次“四方沙龙”的内容恰好与黄宾虹学术论坛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容上的搭配,使得这次在深圳形成的黄宾虹热潮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TOP
24#

在下以前的习作,大部分被奶奶误烧。
后来的一点为工作而做的东西,诸位若有兴趣,倒是可以帖出来大家指点指点。
TOP
25#

《蝎美蕉》。表哥画这副画的时候,一气呵成,中途不作一笔涂改。
最后编辑jazzlee
TOP
26#

上山砍柴 在 2006-10-8 20:15:01 发表的内容
在下以前的习作,大部分被奶奶误烧。
后来的一点为工作而做的东西,诸位若有兴趣,倒是可以帖出来大家指点指点。

我的表哥是位传奇人物,他的画:
《暮归》
最后编辑jazzlee
TOP
27#

上山兄为何不早在国庆前发贴呀,,,要错过了,,
555555555可惜
TOP
28#

看照片,是很不错的作品。
尤其是后者。
TOP
29#

第一张,我不能判断那些地方是是因为摄影缘故造成的高光、哪些是本来的高光。
TOP
30#

两张都是好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