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满彻1930年生于东京,1996年卒于东京。人们都认为他是20世纪日本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尽管他的作品多数是写给西方乐器的,而且也被公认为先锋音乐的代表作,但是他的美学观点本质上是日本的。音乐中的气韵流动构成了音乐的灵感,也决定了音乐的织体。因此,尽管他的作品是多面的,但是却没有迅即的速度。作品中静止的、友爱的过程远比结构的发展更加突出。这点在武满彻写给日本乐器的作品中尤为突出。说到这里,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十一月的脚步》(November Steps)(1967),作品中,传统的尺八和琵琶与典型的管弦乐队形成强烈的对比。在作品十一段中的第十段中,两种乐器都有很长的华彩段落。两组乐器都演奏了某种音乐形象,但是次序却可以任意调换。武满彻在这里并不想在东西方之间进行调和,而是把此时此刻决定他的思想的不同的美学观点并列放在一起。但是,到他六年后创作《秋天》的时候,他更加关心如此不同的两个世界之间的关联。他使音色更加赋予了一种重要的意义,由此他希望在独奏与乐队之间(这部作品的编制与《十一月的脚步》一样)、在东方与西方之间达到一种音色与风格之间的平衡。
武满彻的一些室内乐作品也是为日本传统乐器创作的。《蚀》(1966)就是为尺八和琵琶创作的,《航行》(1973)是为三件尺八创作的。这些作品中日本语汇远比武满彻同时期创作的西方乐器作品更加清晰明确,虽然他在这些作品中仍然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风格手段。声音成为一种处在永不停止的变换状态之中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但是,它和呼吸一样,并没有在某个固定的方向上进行发展,而是采取了一种循环式的形式。
[upload=jpg]Upload/200610314584151990.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