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jpg]Upload/200681616561724557.jpg[/upload]
在莫扎特众多的音乐作品中,人们对他的小提琴奏鸣曲的关注似乎远不如他创作的其他类型的作品;尽管这些小提琴奏鸣曲同样蕴含着最优美、丰富的旋律。在莫扎特短短三十五年的生涯中,他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不少于四十首,而其精华所在,当是他前往曼海姆和巴黎旅行中创作的作品和定居维也纳之后的作品了;这也是我们现在能时常听到的。除去莫扎特未完成、后由施塔德勒补笔续完的KV.402和KV.403两部作品之外,Kuijken和Devos合作录制的这套专辑涵盖了莫扎特前往曼海姆和巴黎旅行中创作的所有的作品和定居维也纳之后创作的所有的作品;两位艺术家凭借对作品卓越的理解、高超的技艺和相互间默契地配合将这些美妙的作品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这套专辑的第一张唱片收录了KV.379、KV.380和KV.526三部作品,每首作品都美妙动人且感人至深。在KV.379的第一乐章中,小提琴表现的优雅但有些伤感,甚至有些许的凄惶和无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洋溢着哀愁和神秘的热情。第二乐章则一扫之前的忧郁,坚定明了,令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三乐章以一种平静的姿态出现,旋律平和、优雅,有一种难言的沉静之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很有几分气定神闲、波澜不惊的味道。当中有一段小提琴的拨弦演奏,个人听来极富趣味,颇有些水流空涧、鸟鸣幽谷的活络;沉静之中透出了丝丝的灵动。相对于KV.379的伤感和沉静,KV.380总体上要明快的多。第一乐章的旋律明朗欢愉,甚至还透出些许的粗犷和野性,却仍不失雅致和悠扬。第二乐章则轻歌曼吟,钢琴和小提琴之间的唱和应对颇像温柔地倾诉,让人听来柔肠百转;间或情绪较为热烈,最终依然复归宁静和柔情。明快清新的第三乐章似乎是一场欢舞,飞扬的旋律优雅、热情,让人顿生击节而歌的念头乃至冲动。KV.526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小提琴奏鸣曲,其规模之宏大在莫扎特创作的的小提琴奏鸣曲中并不多见;印象中似乎只有KV.306能与之比肩。极快板的首乐章优雅、明快,风格热烈、情绪饱满,洋溢着阳光的味道;行板的第二乐章高贵典雅,小提琴的娓娓叙说与钢琴的平静的应和勾勒出一幅极为恬淡、宁静的画面,沉浸其中令人心尘顿消、神清气朗,灵台空静澄明;我个人非常喜欢此等的意境,每每沉浸其中,浑然忘却悲喜之情。急板的第三乐章则如一流奔淌的小溪,洋溢着快乐和欢愉;其清新明朗的格调虽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屡屡出现,却仍给人不落窠臼、耳目一新的感觉。莫扎特的音乐天才由此或可略见一斑了!
同第一张唱片一样,专辑的第二张唱片也收录了三部作品,分别是KV.306、KV.378和KV.481;总的播放时间超过73分钟,是该专辑五张唱片中播放时间最长的。KV.306有一个欣欣然的开头,欢快的旋律有几分漫不经心和慵懒的味道;曼妙的旋律信手拈来、浑然天成,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在这里被宣示的淋漓尽致,天才毕竟是天才。第二乐章的开始由钢琴弹奏出一个有些沉吟的旋律,小提琴以极为优雅的姿态出现,悠扬的旋律温柔、抒情;雅静之中似乎又有些许的冥想,令人回味。第三乐章依然是欢快、明朗的,流淌的音符中透露出点点的干练和丝丝英武,听来令人豪气顿生。KV.378创作与一七七九年,莫扎特正在承受着丧母之悲和失恋之痛;作品并未因此而显得凄惶、悲苦,依然漫溢着祥和、恬静之美,如春风化雨般的温馨。第一乐章由钢琴静静地吟出一个平和、淡雅的旋律,小提琴对这一旋律的重复则在其中注入了款款柔情;之后两种乐器专著地应答着,给人一种默契和均衡的美感。慢乐章虽然美妙如常,却显得有些沉吟乃至沉郁;钢琴和小提琴奏出的旋律似乎失去了应有的流畅,顿挫间给人以别样的感觉。第三乐章给人以朴实无华的感觉,生趣盎然的回旋曲式充满活力。KV.481以行进曲风开端,钢琴和小提琴颇有英武之姿;意境率直、明朗,旋律亲切、质朴,闻之令人心境豁然。第二乐章显得从容不迫,很有些从心所欲的意趣;钢琴与小提琴沉着自如地应对着,又像一对促膝而谈的挚友,唱和间的默契时时闪现。第三乐章依然延续了第二乐章的从容、平和,却又在其中注入了些许的活力,听来有些许的俏皮和几分风趣,又优雅的令人莞尔;中间的一段情绪变得有些热烈,最后则如欢快的舞蹈,让人情不自禁。
KV.296、KV.376、KV.454三部奏鸣曲被收录于专辑的第三张唱片中;虽风格迥异,优雅迷人却无二致。KV.296的首乐章有一个貌似威武的开端,却未给人“应有”的庄严感,有几分嬉戏的味道;威武在这里变得有些滑稽,极具喜剧色彩。第二乐章钢琴奏出的旋律给人以波光粼粼的感觉,如沐浴于月光下平静湖面泛起的丝丝涟漪,惹人遐想;小提琴柔美的旋律恰似吹皱湖面的缕缕清风,轻拂我们柔情洋溢的心田。第三乐章钢琴在律动的弦乐背景上弹奏出一个明艳的弦律,之后小提琴又对这一弦律进行了重复、变化并加以发展;曲趣愈发的丰富,格调清雅,曲风疏朗。KV.376的第一乐章明朗清澈,如银色的月光任意飘洒,置身其中令人顿觉神清气爽;曼妙的旋律跃动飞扬,似蝶绕花间、风中雪舞,呈现出灵动、迷人的姿容。第二乐章呈现出的意境平和、安详,却似乎洋溢着淡淡的孤寂之情;优雅中透出些许的落寞和无奈,虽不足以伤情,却难免会有丝丝缕缕的怅然和失落。是美丽的哀愁?抑或是哀愁的美丽?第三乐章首先由钢琴弹奏出一个歌唱性的旋律,清丽且明快;小提琴则对这一旋律加以重复,钢琴则继续跟进并将阳刚和豪情融入其中。之后钢琴和小提琴再次重复了开始的旋律并加以变化、发展,并将优雅和曼妙进行到底。KV.454由四个乐章构成,但短短的第一乐章更像是一个引子,风格虽凝重却并不阴郁。相对于前面的凝重,第二乐章则显得平易、随和;虽灵光时现却依然恬淡、安静,不亢不卑。第三乐章略显忧郁,小提琴奏出的旋律优雅美妙却稍显悲凉;钢琴始终以平静的姿态陪衬着,却愈发衬托出淡淡的悲凉之下暗藏的惶惑和不安。 末乐章倒是一派的月朗风清,虽平静如水又不乏活力,真真的是淡定自如!
专辑的第四张唱片收录了莫扎特创作于一七七年至一七七八年、题献给选帝侯妃的六首小提琴奏鸣曲(KV.301至KV.306)中的前五首,这五首作品全部由两乐章构成。KV.301的开端呈现出平静的欢愉,活泼却不张扬,快乐但不放纵;恰如其分,颇合“乐而不淫”的意境。第二乐章依然延续着前面风格,中间部分小提琴奏出的一段颇具巴洛克风情的旋律令人印象深刻;之后钢琴和小提琴依然平静、优雅地吟唱,快乐、从容。KV.302的第一乐章由钢琴和小提琴奏出的一个强有力的和弦开始,整个乐章弥漫着一种热烈又有些紧张的气氛,张力十足。第二乐章则平静舒缓,小提琴在从容地诉说着什么;悠悠然,幽幽然,像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有几分的自顾自怜。KV.303是这个专辑中篇幅最短的作品,两个乐章加起来才十分钟左右,但旋律之丰富、乐思之精妙却毫不逊色。首乐章的开始是一段柔板,悠扬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之后的快板则呈现出明朗、清新的风格, 像一首欢快的舞曲。第二乐章和第一乐章中的快板的风格颇为相近,但表情上似乎淡雅了些;多了些恬静,少了点热烈!KV.304是一首小调作品,这在该专辑中是仅有的;相对于其他的大调作品色彩略显黯淡,情感的宣示上似乎也相对地节制些。乐曲的开端是一个优雅动听的主题,曲中呈现的强弱的对比则给人以内在的紧张感;像是在预示着什么,又似乎有些隐忍。第二乐章开始于一个优雅、平和的小步舞曲,安详且沉静;中间钢琴和小提琴之间的应和则有几分凄清,美丽迷人却令人心中隐隐作痛。我想此时莫扎特的眼中应该是泪光闪烁的,或许还有些孤寂和无奈。KV.305的一开始如电光石火般,气氛热烈、情绪高昂;钢琴和小提琴争相竞奏,像是要一比高下。行板的第二乐章则一扫之前的热烈,钢琴和小提琴甚至有些漫不经心,随意且从容;之后的六段变奏则是异彩纷呈,可谓曲趣丰富、趣味多多。专辑的第五张唱片只收录了KV.377一首作品,只有不足二十分钟。快板的第一乐章欢快、明朗,钢琴和小提琴就像是两个活泼的孩子在尽情的嬉戏,天真、烂漫甚至有些调皮;有一种清澈见底的美。行板的第二乐章姿态安详,其后的六段变奏则洋溢着淡淡的欢愉之情;整个乐章淡雅沉静,给人以纯然的美感。第三乐章的开始延续了前面乐章的风格,而之后则变得轻快、活泼,最后又复归平和,令人回味。
这套名为“The complete Sonatas for Fortepiano and Violin”其实并不是小提琴奏鸣曲的全部,因为它不包括早期为大键琴和小提琴创作的奏鸣曲及由施塔德勒补笔续完的KV.402和KV.403两部作品。在专辑的录制中分别采用了一把1770年的小提琴和一台1788年的古钢琴(第4、5)及该架古钢琴的复制品(第1、2、3),这使得两位艺术家的演绎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风貌;加之两位艺术家精湛的技艺、默契的配合及对作品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莫扎特作品中蕴含的精致、典雅、优美、和谐得到了很好地诠释和充分地展现。尽管从色彩和音响特征上或许不如现代乐器那样丰富、华美,但个人以为这更接近我所理解的真实。曾有同好说这套专辑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与现代的演绎差异颇大;我想这或许正是其独特所在吧。对于“巴洛克味道”之说我不敢苟同,但仔细品味却颇有洛可可的精致、优美;而这对演绎莫扎特的作品当是不可或缺的。至于人们常说的“含泪的微笑”,似乎更准确、更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说法应该是“哀而不伤”;能将快乐或哀愁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优雅的歌唱之中,莫扎特之后无出其右者。优雅地歌唱,无论快乐或哀愁;这是说天才的莫扎特,也是说录制专辑的两位艺术家对作品卓越的解读和精彩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