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记录了一次在范·克莱本家做客的经历,期间范·克莱本提及李斯特的《但丁幻想曲》,是一首钢琴作品。我从来不知道李斯特还写过这号作品。请知情者告知《但丁幻想曲》的作品编号以及外文名称。
下面是转帖全文:
前几天我有幸在我的教授的带领下拜访了范-克莱本先生.他就住在得克萨斯州的沃斯
堡.离我们学院大概也就10公里远吧.他的房子非常大.红砖瓦的.有三层.外面的草坪也巨
大,后面有游泳池,再往后是一个山坡,可以鸟瞻整个城市.教授说他的住址是老一辈的富
人区.进去后他穿着很正式的西服出来和教授打招呼,因为每四年的克莱本国际比赛的选
拔赛和初赛都是在我们学院的音乐厅进行,所以教授和他很熟.对我来说,近距离的仰望这
位儿时心目中的大师对我这个18岁的臭小子来说真是太紧张了.他看出来了,亲切的问我
从哪里来,学了多少年,刚来美国是否习惯等问题.我鳖足的英文就更结巴了.他笑了笑.领
我们走进了一楼的客厅.他和教授聊着一些我根本听不清楚的事,我就四围看.教授告诉我
他的家里有28台STEINWAY.别的我不知道,起码客厅就有两台.
过了大概半小时,他突然起来,对着我说,想弹两首吗?我当时吓傻了,一声也不敢
出.他就又笑了笑,说弹点中国曲子来听.教授也在一旁说好.我就只好厚着脸皮上去了.我
感觉自己的手都在抖.我就弹了一段黄河的二乐章,他很仔细的听,我弹的却很差.末了他
又说,弹首你拿手的.我就又弹了一首肖邦的第四条练习曲和李斯特鬼火.
听完了他说很好,就和我讨论起风格问题.
不好意思学校图书馆要关了,请各位谅解不得不终止的原因.下次上来我会写完.
请各位先发表一下对克来本演奏的评价,下次我会说明我的观点!!谢谢!!
续 前
他先说起肖邦的问题。他说他听了好几届克莱本比赛选手的演奏但是觉得没有多
少人的肖邦练习曲是很好的。要么太快,要么太强烈,要么太机械。肖邦的练习曲是很
人性化的和情绪化的练习曲,不能弹得太表露。比如这第四条,是一种心里的激愤,不
能弹得像革命激情,要让人感觉到一种和你一起,在心里焦虑和膨胀的感觉!又说起李
斯特,他说李斯特的曲子要弹就要弹得很华丽很色彩。因为李斯特是个很漂亮的人,所
以他的曲子也要很漂亮!!但他晚期的作品就很难弹,因为那是一种宗教归宿和内心沉
寂的双重感觉,像“但丁幻想曲”就很复杂。因为都是浓缩的语言。他说他最难忘的是
听李赫特在现场音乐会弹奏这首曲子,头几个和弦就让他感觉到好像和但丁一起走进地
狱的阴森感。他问我知道神曲吗?我来美国只带了两套中文书,一套是约翰-克里斯多
夫,另一套就是神曲。正好最近在研读,我就说我正在看!他说很好,年轻人不要天天
看好莱坞,要多看书!
他又说起何马史诗,他说很难想象那个年代的诗人有那种观察力和透彻力,他
说他越读越敬佩。又说起勃拉姆斯,说他的音乐是音乐史上的一绝,因为他可以在浪漫
主义横行的欧洲乐坛把没落的古典盛殿背负起来,不但没使它坠落反而升华成新的境
界,让人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也可以在规矩中如此的浪漫!!(这话太经典了)
后来他又和我的教授用英语说了一阵。我就在旁边发呆!!不久教授看太晚了
就起身告辞了,他送我们到门口,对我说了一句:年轻人要记住,弹琴不能总靠才华,
文化和内涵才是持久的魅力!!
梦境般的与克莱本相处两个小时,对他来说什么也不算,对我这个钢琴上的小
屁孩儿可是终生难忘!!我觉得克莱本先生虽然早退乐坛,可是掩盖不住他在钢琴历史
长河上的独特风格和地位!他在老柴比赛的现场录音和之后所有的唱片相信大家都记忆
犹新。尤其是他的柴一拉二,厚重之余有种清新,深沉之外有种轻盈。而他的演绎生涯
也是音乐史上的传奇之一。
各位同仁,希望大家光临寒版面,热烈讨论关于他的一切。以作为我们这些后
辈音乐人对越来越少的老一辈德真正大师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