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引导我 [复制链接]

查看: 4081|回复: 18
11#

我哲学学的不好,记得有个否定之否定的原理,没看过书,也没思考过,所以具体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清楚,但我觉得用在这种情况上面倒是挺合适的。

具体一点地说吧,
杨过日日在海边练剑,初时轰然作响,渐渐声音变小,至于无声,然后又渐渐变大,再作轰然之响。从有声到无声,无声到有声,再有声到无声……如此反复七次,终至随心所欲之境,要有声则有声,要无声则无声。

前些日子有位老哥把一篇关于GULDA的文章翻译出来,提到GULDA在70年代从古典演出舞台隐退,醉心于爵士,到了81年又重新出现在古典的舞台上……他声称之前他“错误地把莫扎特的音乐当作只适合钢琴家热热身,或者当钢琴家被后来者夺走了位置时才会演奏的作品。”“当我年老时才意识到这个致命的错误,并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我为此准备了很久。我想知道这音乐是什么感觉,现在我想说它感觉如此神奇。从结构上说它无可挑剔。”

前面的aimo6666老哥也说他曾有两年时间不沾音乐,但它最终还是回来了。

所以,这的确没什么大不了的,也许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回来,你会对它有全新的认识……


要不我再去学习下那个否定之否定,从理论上回答你的疑惑?
TOP
12#

好啊,我等你的否定之否定来解惑.


玫瑰妹妹,我自己也知道我的心因为没有女朋友而有点浮躁,但是我没有跟你说过,在这里也没说过.并且我自己只以为这让我无心听音乐,不知道这让我听起音乐来会不平静,直到你的指出.   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你是高人!
TOP
13#

很简单:不想听就别听了。等想听的时候再听。如果永远不想听,就永远不听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在2000年前后,大约有两年时候基本就没有听过音乐。这不,后来还是回来了。
最后编辑aimo6666
TOP
14#

这应该不奇怪吧。一段时间里,我拼命听古典音乐,从莫扎特、贝多芬到肖邦,大有离开这些就不能生活之感,整天就是去买CD。可是过一段时间,又把大量时间放在阅读上了,突然就对庄子、老子、论语和柳宗元、苏东坡一直又到现代的懂桥感兴趣了,整天又去淘这些书,不再听乐了。一段时间里,我又对书法来了兴趣,这个是我小时候开始的心情,于是到处找字帖、墨迹。还有,喜欢行走在大自然,烧摄影也是经常的事。。。。这不,最近又回到古典音乐上来了,而且又有了新的感悟。
生活也许就是这样,轮回,轮回。。。
或许,是我的一种浮躁不安、见异思迁?
管他呢!
TOP
15#

aimo6666 在 2006-9-21 23:50:17 发表的内容
很简单:不想听就别听了。等想听的时候再听。如果永远不想听,就永远不听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在2000年前后,大约有两年时候基本就没有听过音乐。这不,后来还是回来了。


说的好,想听才听,不想听就别听。不要变成音乐的奴隶。
TOP
16#

MBL1521 在 2006-9-22 0:35:04 发表的内容
rosemaid 在 2006-9-21 23:41:01 发表的内容
现代的人都有浮躁的心理,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习古文,哈哈,一家之见,我现在有空的话,会看看《圣经BIBLE》,还有努力学习下《庄子》,这是本好书啊~~~~~
一直学到老~~~~~~


啊哈,玫M还在研究我的老祖宗啊,老生有礼啦!老祖宗的书我没多看,只记得在中学读过的《庖丁解牛》。




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很是让我辈动心呢~~~~~~~~
哈哈~~~~~~~~~~
自己的祖宗不好好研究下,该打PP!!!
呵呵~~~~~~~~
TOP
17#

介绍你看妞子................................:)
TOP
18#

关山月_ 在 2006-9-22 22:12:04 发表的内容
介绍你看妞子................................:)




???
不明白!!!
TOP
19#

MBL1521兄,介绍你看这段庄子:
缮性于俗(1),俗学以求复其初(2);滑欲于俗(3),思以求致其明(4);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5);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6),和也;道,道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7),礼也。礼乐徧行(8),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已德(9),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