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几碟不可不尝的JAZZ小菜 [复制链接]

查看: 47996|回复: 353
101#

copboy 在 2006-8-12 10:27:17 发表的内容
我收的爵士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也听了五六年了.热带情事这张碟确实是张好碟 ,抛开录音不说,乐队的配合默契,钢琴和鼓的运用恰到好处,旋律流畅洒脱,实为RR难得的爵士佳作.其实爵士就是这样的,智者见智的东西,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说得好,啥时再翻出来听听看
TOP
102#

榕树下听蝈 在 2006-8-12 11:11:14 发表的内容
[quote]copboy 在 2006-8-12 10:27:17 发表的内容
我收的爵士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也听了五六年了.热带情事这张碟确实是张好碟 ,抛开录音不说,乐队的配合默契,钢琴和鼓的运用恰到好处,旋律流畅洒脱,实为RR难得的爵士佳作.其实爵士就是这样的,智者见智的东西,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说得好,啥时再把《热带情事》翻出来听听看。

是啊,坛子里的高人是多的,藏片颇丰的是大有人在的。呵呵,偶是抛砖引玉,不然怎么引来这么L兄、W兄、R兄、想象兄等这么一大堆金凤凰呢。

也希望大伙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多聊聊爵士乐,多交流心得
最后编辑榕树下听蝈
TOP
103#

真的是集思广益,受益匪浅。对这张挺有兴趣的,“线圣”公司出唱片本身就不多,加上这个牛仔的蓝调,应该非常不错,能介绍下Doug Macleod更多信息吗
TOP
104#

wnjan 在 2006-8-12 19:51:24 发表的内容
老鼠好象对patricia barber很独衷,养了她六张唱片。


应该说养了六房patricia barber,哈哈吼
TOP
105#

这个你都不知道,那我更不知道了哈
TOP
106#

爵士鼠 在 2006-8-12 19:47:08 发表的内容
榕树下听蝈 在 2006-8-12 19:43:21 发表的内容
老鼠家里居然也养了只大黑猫


猫捉老鼠.老鼠捉猫.



迪斯尼《猫和老鼠》?经典。

不过这第一只猫可是上点年纪的啊,看来这只老鼠来厉也不简单
最后编辑榕树下听蝈
TOP
107#

8地,我知道这些好片片可都是JAZZSHU(爵士鼠)先生的
TOP
108#

大伙交流,扩大视野,真棒
TOP
109#

lqdxy 在 2006-8-13 8:17:26 发表的内容
1、FLIM&THE BB'S 《TRICYCLE》 编号:GOLD-9000

这张俗称《三轮车》的唱片是DMP1982年的早期录音,是爵士四重奏组演出的传统SWING和现代FUSION两种风格结合的乐曲,曲风比较平易近人,由于是DMP最早的录音之一,后来为了纪念,专门制成24K限量版金碟,音效较之普通碟更温暖、更细腻。这张绝版片目前市面上难觅踪迹。

[upload=jpg]Upload/20068138232341791.jpg[/upload]


无处寻觅的东西,愈发觉得他的可贵,还真想听听《三轮车》呢。不知里面有些什么曲目?是经典名曲,还是全新创作?
TOP
110#

我爱竖琴 在 2006-8-13 9:57:33 发表的内容
论坛上很多人说XRCD这不好,那不好。但是我喜爱,而且特别喜爱,尤其是XRCD版的JAZZ,听起来非常的带劲,过瘾!哈哈。。。。
[upload=jpg]Upload/20068139572784183.jpg[/upload]


JVC的XRCD24和XRCD示范片,居然你都收了,羡慕。

其实,个人感觉XRCD技术虽然用在古典上不太适合,但确实在流行和爵士等音乐上是成功的。

XRCD使爵士和流行音乐层次更分明,结像更突出,而这些也正是爵士和流行音乐所需要的。

因为爵士乐很大一部份(除Big Band外),是乐手展示天份的舞台,中间很多个人独奏,就需要更清晰的录音技术来展示。即使乐队齐奏,也是不同乐器,演奏不同音符。在这纷乱的场景下,如何更好的还原现场原音,显得非常重要。XRCD恰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以更高的解析力,更加突出了各个乐器各自的音色和层次。

而古典乐则不同,古典乐多数曲目都用到齐奏,而且都是同一旋律,如果这时候用XRCD技术处理,则听起来则没有普通版那种协调,整体感也没那么强,音色也没那么温暖。

呵呵,个人浅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