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些被忽略的好唱片(12页有更新) [复制链接]

查看: 31555|回复: 140
31#

好文好碟!
Chopin兄的文风好像改变了,现在的很实在,也耐看。
心态很好才写出这样精彩的乐评!
TOP
32#

[upload=jpg]Upload/200671413284484871.jpg[/upload]

德沃夏克在布拉格 SONY SK 46 687

如果还有谁认为过去的模拟录音好于现在的数码录音的话就去听听这张CD,它会轻易的颠覆你的这一观念,它会告诉你,无论在音色,音场,动态等诸多方面,过去的老模拟录音又怎靓的过现代优秀的数码录音。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数码录音还不完美的时候,CBS的数码录音就冠绝天下,而SONY似乎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传统。这是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和帕尔曼,马友友,非尔库斯尼,斯塔德等一干音乐大师1993年12月16日在布拉格斯美塔纳厅的现场演出,曲目都是德沃夏克的热门作品。第一首狂欢节序曲就先声夺人,色彩绚丽,精神振奋,动态热烈时有着庞大的扩张力而又不尖锐。接下来帕尔曼演奏的浪漫曲,效果奇美,小提琴的音色令人销魂,而帕尔曼和马友友一起演奏的幽默曲更是靓绝,那种浓浓的鼻音,那种暗香浮动的浪漫简直是骚到了骨子里,甚至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录音求真求美一直争议不断,我至今也搞不清楚什么是真实,准确,中性。我只知道在足球场中拉小提琴和在音乐厅中听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声音,在上海大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听到的音色也绝不会相同,哪一个真实呢?管它呢,好听才是硬道理,我们犯不着和自己的耳朵过不去。这是一张很唯美的唱片,堪称数码录音的典范,听听女中音斯塔德演唱的“月亮颂”和“母亲教我的歌”,你就知道我此言不虚。
TOP
33#

请继续......
TOP
34#

看到文字,想起朱伟···
TOP
35#

某论坛OP61的妙文,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转过来:

两年前的某天,我儿子不知哪根筋短路了,说要听命运的敲门声.我暗自惊喜,赶紧拿一张放进CD机里.这小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听完第一乐章.问他什么感觉,这小子感慨道:"命运真是太强大,太凶猛了"
过几天他又要我放<命运>,刚听一会儿,说:"没上次好听,我要听上次那张" 我愣了,这家伙居然挑版本.我又放一张卡拉扬."不够强"他说,
换克莱勃,"跟刚才那张差不多"
换伯姆,"太软"
换伯恩斯坦 "更差"
"我记不得上次给你听的是哪张"
"就是封面有大大5的那张"
从那以后,这张是我最常听的<命运>.
TOP
36#

亚河 在 2006-7-13 21:31:25 发表的内容
chopin 在 2006-7-13 17:15:3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71317141025596.jpg[/upload]

罗西尼全部序曲   PHILIPS 473 967-2

在炎热的夏季,每当我面对满屋子的唱片不知道听什么好的时候,我就会听这套唱片。罗西尼曾说莫扎特是“唯一具有天才的技术和技术的天才的作曲家”,其实罗西尼也是这样的作曲家,格劳特的名著《歌剧史》中评论道:“在创作感人至深而又充满力量的旋律的才能方面,至今没有任何一位作曲家能与罗西尼并驾齐驱。”可见他那动人旋律的魅力,他的歌剧序曲就是明证。RCA的莱纳版和DG的阿巴多版早已经是同曲目的热门,而马利纳的这三张唱片则囊括了罗西尼的24部歌剧序曲,这大概是你目前能买到的最齐全的罗西尼序曲集了,演绎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自然,录音总体非常均衡,极其耐听。有些天书推荐某张唱片时常常强调要在很高级的系统中聆听才行,而在调效不当或廉价器材上是惨不忍听的云云。靠,居然连一张塑料片也有这么贵族和势利的。而这套唱片我在不同档次的系统中都听过,毫不夸张的说,再烂的器材播这套唱片都不会太难听。这对那些生产贵价器材的厂家实在不是个好消息,如果所有的录音都能有这套唱片一样的水准,估计大部分发烧厂家都会歇菜。想想看吧,随便甩个几千块买个套机就能欣赏到如此美妙动人的音乐,谁还会花大价钱去买那些鸟玩意。


好东西。

这套的封面,为何是两个半苹果呢?



回亚河兄,我的理解是水果商想推销苹果,把其中一只破开,好让你看看是表里如一的。哈哈。
TOP
37#

冰国 在 2006-7-14 12:23:15 发表的内容
看到文字,想起朱伟···


哈哈,过奖。
TOP
38#

aimo6666 在 2006-7-14 16:35:22 发表的内容
Chopin兄文笔之妙,所务之实,堪为我等楷模了。


哈哈,多谢校长夸赞。
TOP
39#

好唱片真是听部完呢
TOP
40#

Chopin兄文笔之妙,所务之实,堪为我等楷模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