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INN用家专栏(二) [复制链接]

21#

现在不是典范做的经销商吗?
TOP
22#

谢谢.
TOP
23#

LINN IKEMI CD唱盘



自从在本实际试用过Linn CD12以及KRELL KPS-25sc这些超级CD唱盘并听到它们卓越的声音表现以后,让笔者对一体式CD唱盘所能够达到的水准有更进一步的体认,最好的CD音质不再只由CD转盘+D/A转换器的组合产生。特别是Linn CD12的优秀测试规格几乎超越以往所有的CD转盘+D/A转换器的组合,证明Linn CD12的超卓声音表现不只是靠组件的搭配调音达成,而且还拥有相当高层次的技术背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CD12的价格不是大部分人所能负担的,因此我们开始注意Linn声称利用了CD12的技术而价格要低许多的Ikemi CD唱盘。

Linn Ikemi CD唱盘

Linn的Ikemi CD唱盘在外观上承袭了CD12的尺寸,只有在深度上较CD12少了2.5公分,同样常小巧,重量也只有4.1公斤,很容易看出Ikemi是CD12的姊妹机。最大的不同在于Ikemi全机是哑黑色的烤漆而成,看来较为深沉内敛。面板上的控制按钮及指示都显得非常简洁,右侧是CD承盘及电源开关,所有的控制按钮及指示都集中在左侧,控制功能相当单纯,使用非常容易。附带的遥控器不但可以控制所有的功能,同时还可以遥控Linn一系列的其它器材,包括前级以及调谐器。

背板的部份输出端子也是一应俱全,除了两组RCA输出端子及一组平衡式输出之外,还具备RCA数字输出、TOSLINK光纤输出及AES/EBU数字输出各一组,另有一组BNC数字同步信号端子可供连结未来Linn会推出的D/A转换器,Ikemi完全可以当作一部CD转盘来使用。较特别的部份是设有可与Linn的Knekt多房间系统产品联机的遥控信号输出入端子一组,以及可供选购的RS-232-C控制功能软件升级接口,功能可说相当齐全。

Ikemi的内部电路布局也和CD12相当类似,电源部份同样采用密封的交换式电源,以使电源对电路的影响减到最低。主电路板上使用的几乎都是SMD表面黏着的组件,包括XILINX的XC4005E可式逻辑列阵,采用运算放大器都是Burr Brown的OPA604及OPA2604。本机使用的D/A转换芯片为Burr Brown的OPA604及OPA2604。本机使用的D/A转换芯片为Burr Brown的PCM1732U,Δ-Σ转换方式,内建HDCD八倍超取样译码,可接数96k/24bit数字信号,配合高稳定性的压控震荡晶体以及Linn新开发的「2-D」低Jitter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有效提升D/A转换的品质,而整个电路板的配置都非常密集整齐。

实际试听

搭配试听的系统是以Burmester Rondo 991扩大机以及Burmester Leo扬声器为主,Linn Ikemi刚开机的声音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开机后的几个小时内可以听的出来Ikemi的声音一直在改善。虽然Ikemi工作时并没有什么温度,实际聆听仍需要一段温机的时间(Warm-up的时间与工作温度其实并无绝对的关系),才能有最好的声音表现,议Ikemi的使用者不要关机,以保持机器在声音最好的状况。
传动部份Linn将所有的伺服控制电路、马达、电射拾取系统、全铝制的承片盘都整合在一块电路板上,Linn称为Mekto传动系统。雷射读取系统都是SANYO制品,品质相当优异。CD承片盘进出的动作非常快速及稳定,同时也很安静。Ikemi机壳使用非磁性的铝材制成,覆以黑色烤漆,整体上令人觉得相当有质感。

测试

由于CD12的超卓表现,我们对Ikemi这么小巧精致的CD唱盘始终非常好奇,到底它有多少能耐。在AP System2的严格测试之下,Ikemi的表现虽然没有CD12那么完美,但是依旧令人喜出望外。首先看频率响应,从10Hz开始一直到10kHz都非常平直,从10kHz以上到20kHz都非常平直,从10kHz以上到20kHz只些微下滑了0.3dB(!),左右声道的差异只有0.1dB,几乎是可以忽略了。平直的频率响应看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直接反映了相位响应的准确度。

1kHz的FFT(快速傅立叶转换分析)频谱图可看出残留的谐潻极低,总谐波失为0.00197%,而且奇次谐波较偶次谐波更少。无信号音轨的残余噪声几乎都在-130dB以下,只有在7kHz及10khz以上有些微的杂波产生,噪声电平仅有20.51μV。数字输出的部份1kHz号FFT频谱分析看起来极正确,无任和谐波及杂波产生,显示Ikemi的转盘性能极佳。

总括来说,linn Ikemi是一部规格极为优秀的CD唱盘,虽然没有CD12那样「教科书」般示范级的测试规格,但是绝对可以列在相同的等级,傲视其它的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

Ikemi的声音个性显得相当温顺平实,它吸引人注意音乐的内容更甚于去表现它的优异音质,这与CD12教人立刻注意其高超的音响性能有明显的不同。Ikemi同样拥有极为优异的音响性能,音质的平衡中性而带有极微少的暖调,令声音显得丰润,不会给人单薄的感觉;同时也保有良好的透明度,能完整呈现音乐的层次,但却不像CD12那么强调透明的感觉。整个音域各频段的衔接及伸展都非常良好,高频的延伸极佳,而且非常飘逸(Airy),特别是高频的分辨率是CD唱盘少有的,在表现锣、钹这类打击乐器音质的质感及纹理时非常出色,不会有一般CD唱盘在表现这类乐器音色时常发生的「白化」(像是白色噪音的感觉)现象。中频的表现同样杰出,各种乐器及人声的音色以及泛音的结构都能正确的重现,听来相当逼真。低频的延伸及量感俱佳,并有相当好的控制力,Ikemi并不刻意强调低音的冲声力(Punch),而是将音乐的节奏准确的再现,与其它的频段完全和谐。

Ikemi也能完整呈现一个交响乐团及整个音乐厅空间的音场,各个乐器的定位及结像都表现良好,特别是堂音(Ambience)非常丰富,加上飘逸的高频延伸真使人有置身音乐厅的感觉。演出大场面的爆棚乐段时也能稳如泰山,临危不乱,令人觉得非常安稳,只有在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空间感以及背景的宁静度这两方面较CD12微微略逊。Ikemi的最大优点,就是播放任何音乐都能让人久听而不疲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Ikemi身上这些优异的音响特性完全不会抢占音乐的风采,而是去表现音乐之中必要的要素,带领听者投入音乐本身,而不是分心在音响器材的表现上,这才是真正Hi-End音响应致力的目标。

Ikemi CD唱盘优异的音响特性完全不会抢占音乐的风采,而是去表现音乐之中必要的要素,带领听者投入音乐本身。

结论

若要拿CD12来与Ikemi比较其实是非常不公平的,它们的价位相差悬殊(CD12定价九十二万,Ikemi定价二十一万),CD12可以投入更多的成本及技术,达到最高的性能及声音表现。当然也可以说Ikemi占了价格上的优势,毕竟在Hi-End音响上为了一点点的进步所需的投资是不成比例的,Ikemi显得更具C/P值。虽然在技术规格甚至声音的表现上有些微差别,其实笔者认为在诠释音乐的层面上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CD12优秀的音响性能使聆听者从演奏乐器声音的表面及变化进入音乐的旋律之中,而Ikemi的和谐带领听者直接进入音乐的核心,由节奏的变化起伏观察乐器的演奏及音色;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是好不好听分别了。Ikemi的音色并不像LP,但表现音乐的方式却是与LP相当一致,达到极高的层面,是CD12之外的最佳选择了。

如此看来,Linn这间以LP唱盘起家并名盛一时的司至今已掌握了CD技术及音质的Know-How,以不同于以的方式设计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产品。如此小巧的CD唱盘,却有这样的技术规格与声音表现,令许多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汗颜。简洁的功能及一体式CD唱盘设计可能令音响玩家无甚可玩,但如果您不迷信高价CD转盘+D/A转换器组合而又真正热爱并追求音乐,或是您向往CD12的高超音质表现不打算做这么高的投资,那么Linn Ikemi CD唱盘将是您可以长久相伴的对象。

http://www.hifi-china.com/
文章来源:志仁音响 文/关培青
TOP
24#

连心灵都丰富了起来!
Linn Ninka喇叭
林及人


将举凡室内乐最动人的呼吸、乐句过门、圆滑线的起伏伸展、强奏后的休止符的沉思,都让这对「大喇叭」唱出了缕缕动人的丝绸光泽。而Ninka在扩大机低电平输出时,展现的音乐脉动相当珍贵。也是因为这样,Linn比其它喇叭在让音乐气氛活起来得能力更具权威性。
Ninka喇叭,二音路三单体落地型无限障板设计,使用19mm铷磁铁全罩高音单体一只、160mm聚丙烯纸盆中低音单体二只,防磁设计。
进口总代理:志仁(02-25604599) 原厂公布规格 频率响应50Hz-20KHz(±3dB)/被动式、38Hz-20KHz(±3dB)/主动式,输入阻抗4Ω(被动式)/高音6Ω、低音8Ω(主动式),效率90dB,建议最小扩大机功率60W@4Ω,尺寸976×253×275mm(高×宽×深),重量20Kg。
Ninka像其它Linn的喇叭一样,可以以电子分音方式进行驱动,改为主动分音时的输入阻抗值会有所升高,低频响应也能进一步向下潜至38Hz。另外,喇叭线只有香蕉插才能与输入端子接驳。
参考软件:在这张「Neon Angel」专辑中,从头到尾由吉他、口琴、低音大提琴与鼓伴随着人声演唱,偶而穿插着小提琴演奏,在整体的乐器质感上表现得相当好。我们可以听到相当温暖的吉他共鸣、和谐的口琴吹奏与弹性十足的低音大提琴拨奏。带有民谣特质的13首歌曲在Nancy Bryan率性的演唱下,具有相当可听性。(APO 2013,音桥)
喇叭设计
本刊149期笔者才评鉴过Linn的另一对书架型喇叭Katan。如果我们将Katan在小空间中搭配同厂迷你的Classik音响组合,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性绝对可以让聆听者爱不释手。而这对Ninka落地喇叭,从外观上来说根本就是大一号的Katan。 基本的音箱角度依旧采用前宽后窄的方式设计,小一号的Katan为了要产生足够的低频量感而采用了低音反射式设计;而落地型的Ninka低音单体增加了一颗,尺寸由原本的5吋增大为6吋,同时也改为密闭式的音箱。二音路设计,高音单体部分选用了Linn引以为傲的一吋铷磁铁全罩高音,原厂声称这只高音传播范围广大,清晰明亮的声音可以同时应付传统二声道与多声道的双重需求。 音箱的实际重量并没有想象中重,我想,轻材质低密度的MDF板或许是造就这对喇叭好声的一个主因,这样的做法正好与Harbeth的音箱制作理念相同。拿下单体后,我们发现音箱内部做了不少的补强动作,上方的那只低音单体锁在一个独立音箱上,其余的高、低音单体共享箱内其它空间。其实下方的音箱留有约20公分高的独立蜂巢式部分,与上方音箱的联络口径不大,这样的设计对于这对喇叭在低频延伸与量感的调整上绝对是一个关键因素。
有个性的迷人低频
Katan的表现留给了我一个相当美好的印象,而这个大一号的Ninka又如何呢?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Katan是Ninka的缩影,而Ninka则是Katan的放大版。既然说到大小问题,那就让我们先从它的低频表现谈起。 Ninka身上的低音单体多了一个,但是低频量感在听感上是很明显地超越了Katan。低频多很多,声音也比较浓稠,这样一来,让我乐得马上将喇叭拉离后墙远远的,它不再像过去Linn的产品,需要靠着背墙摆放才能产生足够低量感了。 我很喜欢Ninka在低音上的反应方式,虽然这并谈不上什么高度的音响性表现。怎么说呢?Ninka的低频段的量感足够,在适当的音量回放之下,这对喇叭有着很优雅轻松的下盘,或者我们可以称这样的下盘是「婀娜多姿」的,具有肉感的体态,虽然无法有快速的瞬时反应,但摆动的美感和摇曳生姿的韵律性,是很难让人将注意力从它身上移开的。我特别喜欢Ninka对于Double Bass下段,也就是低把位演奏低音弦时的诠释方式,反应不快,甚至带着些许娇嗔的慢,但是由这样的性格所奏出的弦乐低八度质感,却有着近乎完美的真实感。低音大提琴原本就是缓慢的,运弓之后的共鸣由琴箱中发出的时间差,恰好成就了Ninka的迷人弦乐色泽。 好了,既然Ninka生来是一对落地型喇叭,就是得展现出一点落地喇叭的风范。要展现大气势,Ninka行不行?让我来告诉您,它,好得很,不仅能够撑起一片广大的舞台规模,往下延伸的低频潜力仍然会让人吓一跳的。再生出来的量感在5到7坪的空间中,是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朋友需求的。我想,Linn以这种柔软有弹性、略为膨胀的低频处理来克服极低频的不足,成效是相当令我满意的。
大喇叭身上的小喇叭优点
在Katan身上找得到的优点,您可以在Ninka的身上一一找回。一般而言,许多小喇叭可以轻易办到的如空间感、定位感、音场表现、结像力与形体感等诸多音响要素,往往在使用大型落地喇叭时,并不容易将它们调教出来。但是,这样的经验法则,在Ninka这对喇叭面前却是行不通的。让我将这些难得的优异表现列举于下︰
一、 声音开阔自然,但不会过度明亮,三度空间感优秀。
Ninka的开阔特质在发声的第一时间内就能让人轻易地察觉。它的音符 传递方式,无论您在屋内哪一个角落欣赏,能量都不会集中在某个特定区域之内,大音压下也没有咄咄逼人的压迫感。音场形成于喇叭中央微向后延伸,只要播放教堂内录音如Proprius的「黑教堂」、「Heartfelt」等唱片,弥漫而出的残响到处都是,空间感自然呈现,乐器的泛音与尾韵向上流窜,无论是水平的延展或纵深的拉撑在落地喇叭之中,都是相当难得的表现。
二、 音质清晰,声音平顺滑腻,细节量多。
Ninka的声音可以称得上纯净无暇,清晰带有水漾的光泽,让钢琴晶莹剔透的颗粒与弦乐滑腻的质感都呈现出一片音乐美景。由于这只铷磁铁陶瓷半球高音的采用,让高频与极高频显得通透平顺,情报量的展现一样具有相当的说服力。Ninka的透明,会让我直觉地想起Quad ESL-63 Pro静电喇叭与mbl 111那种超然的透析能力。虽然在透明度上并不能如同前述喇叭那般明亮耀眼,但解析力却可以达到它们的九成以上功力。
三、 定位精准,音像栩栩如生
能够轻易地表现出交响乐团所有乐器的音像与定位,通常都不是落地喇叭的强项。以一般常见的管弦乐团配置,要将各个声部拉到「定位」,也要能将乐手所在位置的高低清楚呈现,甚至要将虚拟舞台的宽度、深度尽可能还原到最佳状态,让乐器形体与舞台空间之比例正常,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以上所说只要单体配对精确,摆位容易的小喇叭都可以将其重现得栩栩如生。但是,Ninka在这个项目上,又清楚地证实了它的优异性。在Chico Freeman的「爵士使者」(The Emissary)(Clarity CCD-1015)开头第一轨响起,我们要看到各个乐器的精确位置是绝对的轻而易举,由始至终忠实地的定在原点上。不是双面发声的设计,Ninka却可以将三度空间的画面,尽可能地拉大、拉撑,龟溪合唱团「明信片」(RR 61CD)的内部合唱景象清晰可见,各声部的定位有如针尖般准确,除了无法苛求的包围感外,其余的已经令我相当满意了。 什么样的魔力? 接下来,Ninka对于琴弦和人声带振动诠释的独到与传神,也是让我不得不大声赞赏的要项。其实我一直很好奇,是么样的魔力,让Linn回放出的音乐,能够拥有这般超凡入圣的吸引力?声音有弹性、音粒玲珑有致、却永远都带有一点小个性的声音,就能够让欣赏音乐变成一种既轻松又具人文性的享受?就拿阿卡多演奏的帕格尼尼「魔鬼的声音」(DG 449 858-2)这张唱片来说好了,外缘宽松实质紧密的小提琴音色既甘美又厚实,像是揉弦、断弓、双弦拉奏的深处细部变化,都像上了色的天空般充满着新鲜与活络感。 这样的好处,同样地让人声演唱充满着无尽魅力。由哥伦比亚发行、The Brothers Four演唱的精选集「Greatest Hits」(Columbia CK 8603),几个大男孩的合声饱满充沛,水乳交融的和谐之下,却也少不了一丝的细节。Ninka将几位团员在发声与音域表现方式上的细微差距,做了最忠实的告白。他们的声音还是浑厚的,但表现出来的中频细节量,竟是如此的出色!当然,我也会随着艾拉费兹杰罗演唱「Clap Hands, Here Comes Charlie!」(Verve 835 646-2)时一起摇摆,另一个最自然的乐器 - 人声,在Ninka身上得到了最有味道的收放与共鸣。
音乐性
常常有人问Linn的好处在哪里?我想,他们得到的答案应该是千篇一律的:音乐性、活生感。音乐性很抽象,个人感受也无分高下,面对Linn Ninka,总是让人觉得,听着由它身上流泄出的音乐是如此的真实,甚至愿意被这种感性理性兼具的氛围永远地淹没。这样的感觉说来抽象,但其实是比物质欲望的满足还要实在。听着Ninka,我一直希望这样的音乐肤触再延长些。在Ninka面前,我很满足。
小规模音乐的魅力
Ninka虽然是一对落地喇叭,但却在回放小规模音乐时别具魅力、音质也会让人感到特别的美。我相信,这样的表现绝对能够与小功率真空管机加上BBC LS 3/5a一较高下。举凡室内乐最动人的呼吸、乐句过门、圆滑线的起伏伸展、强奏后的休止符的沉思,都让这对「大喇叭」唱出了缕缕动人的丝绸光泽。 而Ninka在扩大机低电平输出时,展现的音乐脉动相当珍贵。也是因为这样,Linn比其它喇叭在让音乐气氛活起来的能力更具权威性。要让音响器材能够忠实地传达音乐气氛,本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Linn Ninka能够做到这一点,除了喇叭本身的高素质外,搭配的Classik扩大机也应共享荣耀。 最后,有评论指称,如果将底座换成聚合物材质,在冲击力与驱动性上会有更上层楼表现。提供您作参考。 它让聆听者的心灵都丰富了起来,这就是Linn音乐世界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的秘密。我不敢说喜欢Linn声音特色的朋友,都是将欣赏重心放在音乐多过音响性表现,它所唱出的音乐内部,有一种奇妙且令人无法抗拒的特质,我不会去质疑那是什么,而且永远也不会这么去做。
焦点…声音相当开阔并具有独特的轻松感,信手拈来的音乐性几乎可以让其它相近价位的产品黯然失色。适当的摆位下,能够得到相当平顺的中高频。其它如高细节情报、精准的定位、优秀的三度空间再生等都让人无可挑剔。
搭配建议…相当好推的一对喇叭。Linn自家的扩大机是理所当然的天作之选,要不然配上Naim也能将音乐刻划得美不胜收。其它音质细致飘逸的扩大机如Marantz、Accuphase、YBA,甚至小功率真空管机,都可一览Ninka无比动人的娇丽风貌。
TOP
25#

只羡鸳鸯不羡仙--Linn Katan喇叭




小提琴味道香纯甜美,每个音域甚至是不同运弓方式之下所传达出的琴音都充满着水样的光泽,揉弦不仅美得出奇,还能够在清楚交代之余让人感受到乐句与乐句间呼吸的美感。这样的感觉笔者仅在以LP系统回放此原版唱片时方曾感受过,若以大型系统搭配上数字讯源后,想要在这一方面胜出,恐怕不容易办到。

EXOTIK为一不设有数码部门的纯模拟多声道前置放大器,它在输入方面拥有2ch Stereo 6系统的装置,其中包括一组为5.1ch的输入,至于输出方面,LINN顾虑到将来的扩展性,因而直接采用7.1ch规格。虽然其功能也只限于Down-Mix等实用范围,整体而言十分简朴好用。当然,其操作性也很好。即使从2ch音响迷转移多声道效果,LINN已为使用者作过充分的考虑,将使用者与既有系统的亲和性与操作性结合在一起。只不过如果有人在意的是杜比数码EX、DTS-ES的6.1ch声音的电影,或是Lip Syc同步问题等,将多少感到一些不满。因此,这时就该到第二种机型EXOTIX+(EXOTIX PLUS)登场了。
Linn Katan喇叭

二音路二单体书架型低音反射式
使用0.75吋钕磁铁陶瓷全罩高音、5吋铸造╱双场成型磁铁聚丙烯振膜低音单体各1只,具防磁功能

原厂公布规格
频率响应被动式:75Hz-20KHz(±3dB)
频率响应主动式:60Hz-20KHz(±3dB)
输入阻抗被动式:8Ω
输入阻抗主动式:高音6Ω、低音8Ω
效率:85dB
最小扩大机功率:30W@8Ω/60W@4Ω
尺寸:340╳170╳230mm(高╳宽╳深)
重量:6Kg
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会对特定事物挑剔过头的人,但是对于Linn,我无话可说。
音响铭器之所以能够能为Hi-End音响迷们传颂且怀念,绝对不是因为某种崭新的技术问世震慑了众人,也不一定是由于其音质特殊而引起的一时狂热;能够让最挑剔的音响迷们精心保存、钟爱一生的,无非是那些充满着梦幻色彩,能够将音乐性巧妙地传达,引领着聆乐者回归音乐基本面的器材。我对Linn的无话可说,就是基于这样的理由 — 回归音乐原点。

以上的那一段话,并不是要告诉各位读者,本文的主角「Katan」是一件多么出类拔萃的器材,它与可称作是「state-of-the-art」的器材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以一句简单的广告辞︰The Only Sound,就可轻易道破Linn所承袭的一贯声音美学,无论是在整体设计或者是音乐的表现上,Katan汇集了Linn工程师数十年来的心血结晶,将成就直指Hi-End精神的核心,值得您细细地品味。

昭告天下
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有一个重点必须先在这里先行提出。或许您会质疑此举不够严谨,或许您会认为荒谬不堪,但是我还是得说︰整个长达一个多月的评论过程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时间笔者是将它当成是床头音响来使用的。没错,就是将它塞在书桌的二侧,让它彻头彻尾地发挥书架型喇叭的独特功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摆设所回放出来的音乐最好听。加上脚架固然增添了一份气派,但总觉得短少了一些神韵,抽走了些音乐的灵魂。这不是在开玩笑,至少我在过去的Linn Kan或是以Isobarik设计的SARA上,就不曾感受到这一点。

易驯服、设计具巧思
Katan设计的初衷,是要与Classik组合音响进行搭配,形成一组功能与质量兼具、并能够满足现代生活机能取向的迷你音响系统。因此,Linn不但在Classik这套组合音响上添加了该公司产品中少见的多功能选项,更为了让Katan这对喇叭在不同的摆设方式下都能够有高水平表现,特别在箱体结构与高音单体磁铁上下了重帖。先让我们来谈谈这颗钕磁铁高音。使用钕磁铁的高音单体,多半具有着延伸平顺、通透自然、细节丰富的优点,一般而言需要较长的Break-In时间才能熟化。而Katan虽说也用上了钕磁铁高音,但在短短的数天内就能够神奇地达到相当松软滑顺的音质。

几乎没有箱音是Katan另一项奇妙之处,居首功的应该就是它那内收的两侧箱体,不平行的设计打散了产生谐震因子的可能性,让破坏纯净音质的因素降至最低;而另外一个功臣就是它设计特殊的低音反射孔。Katan的低音反射孔位置很低,口径也不大,导管由背板向前延伸顶至前障板,末端处上下╱左右分别以木板和泡绵包覆,乍看之下像是将整个反射导管尾端封死了的感觉。这种介于密闭式与低音反射式间的设计型态,不仅保留了二者各自的优点,更能在扰流与谐振防杜上有所加强。

背板上的四组喇叭接驳端子与分音器,也充分展现出Linn工程师的创意与巧思。Katan以二片(四面)内藏类似电路结构的压克力板,藉由不同的切换模式可在被动式Single-Wired、被动式Bi-Wired、被动式Bi-Amping间进行转换;若外接上电子分音器之后,喇叭内建之分音器更可进行自动侦测,自行跳至主动式分音模式。

参考标准
笔者藉以评断的参考标准包括了几对长期使用的书架型喇叭︰Linn Sara、Rogers LS 3/5A与Spendor S3/5,搭配扩大机则以Linn Classik音响组合为主。Linn Sara由于体积较大,加上每支喇叭均使用上二只KEF低音单体,气势与音乐密度上本应超前Katan一些。Rogers LS 3/5A与Katan是二种不同调子的产品,在Katan清晰通透度高的强烈对照之下,不禁让笔者因为3/5A过重的鼻音而感到些许的不耐。而Spendor S3/5的走向就与Katan较为接近,但声底较厚,密度较高,相形之下细节解析与音乐纹理就少了一些;Katan多了点机动性,S3/5则拥有了诗意。

令人拜倒的小提琴音色
让我们先从音色上来探讨。Katan的音色一致而稳定,无论在哪一个频段,它都不会产生突兀或是不连续的片段感(当然这纯粹是基于听感上所得到的心得而言),重要的是,它在回放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时,都能有相当水平的表现;而且以一对小喇叭而言,高频与中低频的延伸表现都相当的好,特别是在回放小提琴演奏时,绝对会让您爱不释手。由欧伊斯特拉夫演奏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一般系统中很难表现得出色,一方面要保有小提琴绵密厚实的质感,又不能发出生硬黯淡无光泽的音色;另一方面既要有丝丝入扣的娇嫩美感,却又不能让欧伊斯特拉夫宏伟庞大的演奏气势缩水。而Katan在回放这张CD  

的表现上,不仅达到一流的水平,更是深深地打动了笔者的心。小提琴味道香纯甜美,每个音域甚至是不同运弓方式之下所传达出的琴音都充满着水样的光泽,揉弦不仅美得出奇,还能够在清楚交代之余让人感受到乐句与乐句间呼吸的美感。这样的感觉笔者仅在以LP系统回放此原版唱片时方曾感受过,若以大型系统搭配上数字讯源后,想要在这一方面胜出,恐怕不容易办到。

中低频表现
Katan在扩散性上也处理得很好,三度空间感优秀,自然涌出的音乐可以轻易地弥漫在三坪左右的空间中,声音的流泄是那么地轻松自在,特别是在低频的扩散、延伸与控制上,最是令人感动。以恩雅「The Memory of Trees」第一轨的电子合成音乐为例,规模不小的中低频量感,在Katan的呈现下显出良好的秩序感,不急躁、不混乱,场面安定如山;低频由喇叭下方铺陈而出,放得自然之余,也不失其该有的凝聚力。Katan除了可轻松歌唱外,不飙不噪耳的平顺高频与结实富活生感的音质架构,配合上几近无箱音困扰的优点,让笔者也能在小房间中尽情地享受马勒大块文章的精神礼赞。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Katan在回放古典音乐时,声音有偏轻的倾向,大音压播放时管弦乐团稍向内缩,音场随之后移,但音质的均一性和整体平衡感并不因此而被打破。

鲜活生动
Q度十足的表现,也是笔者愿意将它推荐给各位读者的一个主因。柔软度适中,爽脆兼具弹跳感的特质,让Katan在表现爵士演奏时独具风情。这样的美,是介于Rogers的极度松软与Thiel白热化的空气流动感之间,既不会令人感到气氛的不足,但也不至流于滥情。由新爵士女歌后Diana Krall演唱的「Love Scenes」,一开头牛筋味十足的Double Bass拨奏清晰毫不含糊,音粒饱满扎实,形体比例适中;人声的气韵转折圆润、唇齿声贴切不过火,引人入胜的能力为数对参考喇叭之冠。

请开窗
而这几对小喇叭在表现蔡琴「机遇」这张专辑时各具姿色,气氛营造上也各有胜场。3/5A老则老以,即使笔者开始怀疑它的单体是否已经疲惫不堪,但在意境的刻划上依旧独领风骚,尾韵带得长些,残响也因此较为丰富。人声的转折起伏有一种无以明状的美感。Spendor S3/5声音最为温润,密度也最高,料多实在,因此钢琴的规模感表现也最好;S3/5唱出的歌声,有一种泛黄的思古意境,似乎将时间因子也融入了音乐之中。而由Katan流泄出的音符,宛若一颗颗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的琉璃,是最能让人融入音乐之中的喇叭。分离度与解析力居冠,胸腔共鸣转换清楚,但量感较少;在第六轨中,您几乎可以透过Katan,感觉到演唱者身置草原之中,皎洁的月光洒满了大地,少了原本覆在S3/5上的那片薄纱,顺势地推开了窗,彷佛蛙声虫鸣就伴随在您的身旁。

搭配之美,尽在于斯。Classik以巧劲驱动着Katan,拨弄着笔者蠢蠢欲动的心长达月余,不安于室的我曾经多次换上Marantz PM-14SA,甚至Conrad-Johnson前后级,却怎么也带不出整组Linn轻易掬满的音乐感动。真的要挑剔,可能就是整套系统中少了那么一点的阴影感,它是有血有肉,但刻划得不如Conrad-Johnson生动,如果光影层次能再浮凸些,是否算是一种过度的奢求呢?

完美的平衡
音乐的感受是主观的,而Linn癖性独特更是众所皆知。成为Linn的音乐俘虏是一种幸福,您不必为了音响性的多寡辗转难眠,更不用在升级的门坎上犹疑不定,一系列Linn的产品肯定是音乐性的最佳保证,再不然搭配上同源的Naim也是另一种绝佳的选择。天生绝配的Classik与Katan组合,巧妙地在理性与感性间取得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在提供人们丰富的音乐生活、带领爱乐者回归音乐原点之际,「只羡鸳鸯不羡仙」或许才是我辈音响迷们的最终渴望吧!

参考系统╱参考软件
Denon DCD-S10、mbl CDP-2 CD唱盘,Conrad-Johnson Premier 7B前级,Threshold SA-1后级,Marantz PM-14SA综合扩大机,LinnClassik音响组合。Linn SARA、Rogers LS 3/5A、Spendor S3/5喇叭。Onix Grand Master讯号线,Real Sound电源线,Real Sound、Linn喇叭线。软件:欧伊斯特拉夫演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EMI CDM 7 692612)、萧提指挥LSO「马勒第一号交响曲」(Decca 417 701-2)、Diana Krall「Love Scenes」(Impulse IMPD-233)、RR HDCD Sampler(RR-53 CD)、恩雅「The Memory of Trees」、蔡琴「机遇」。

http://www.hifi-china.com/
文章来源:志仁音響有限公司
TOP
26#

史上最好听的迷你音响 Linn Classik



除了卡式座以外,Classik什么都有了,只需再添购一对喇叭,就能享受多样化的音乐。它的优异空间感与音乐活生感,甚至不输给Linn的分体式组合,浓厚的音乐性尤其叫人陶醉。

规格:CD/调谐器/前级/后级/闹钟等多种组合。体积80x320x325mm,重量6公斤,消耗电力325瓦。CD使用三雷射拾取系统,Delta-Sigma数类转换芯片。前级共四组输入,输出阻抗100奥姆,耳机输出阻抗<8奥姆。后级输出功率75瓦/4奥姆,增益28.5dB,输入阻抗10K奥姆。

要说迷你音响组合,绝对是日本人的天下,除了Accuphase等极少数纯音响Hi-End厂家外,几乎所有的家电业者都在里面分一杯羹。要说体积最袖珍精巧,还轮不到Linn,包括Denon等都曾经推出更迷你的音响组合。要说功能繁多,也轮不到Linn,已经有Kenwood、Panasonic等品牌将DVD唱机纳入迷你音响中,MD光驱更是目前普遍的配备。要说造型诱人,Linn也排不上名,Marantz就有叫人羡慕的产品,丹麦B&O的迷你音响更是集合科技与流行。不过要论到声音表现,我想了很久,似乎没有任何一部产品可以和Linn Classik竞争,称它为「史上最好听的迷你音响」,一点也没有过誉。

除了卡座外什么都有
除了B&O以外,多数迷你音响都把机器设计成好几箱(有些是一箱,必须看起来好几层的样子以增加卖相),像Linn这样,在一个比杂志大不了多少的小箱子中,挤入包括CD唱盘、收音调谐器、完整的控制前级,以及独立的后级,倒是相当少见。由于机箱缩小,结构就变得紧密扎实,厚重的铁板喷上银灰色的漆,说不上细致,倒也很跟上时代潮流,光是避震这一点,Linn Classik就不是普通迷你音响可以比拟。面板上总共才11个按键,Linn如何能提供像是定时闹钟、高低音控制、电台收音选择等多种功能的?这就是Linn厉害的地方了!

过去Linn的几部CD唱盘,连传动机构都自己做,既不向SONY也不向Philips靠拢。在旗舰CD唱盘CD-12推出后,大胆采用交换式电源的设计,又在Hi-End音响圈引起一阵喧哗。后来CD-12以挑战LP的声音表现向大家证明,Linn的眼光没有错。Jeff Rowland跟进在功率扩大机上也采用了交换式电源,再次这种看起来毫不起眼,过去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电源模块,成为热门的讨论话题。不久之前Linn的另一部CD唱盘Genki,也是用交换式电源,刘总编认为它的音乐性十足,听着听着都忘了是在进行器材评论。或许是CD唱盘等耗电量小的产品可以用交换式电源,Linn Classik包括有前后级扩大机,所以仍旧采用了传统的变压器结构。不但如此,Classik里面的环形变压器,也是Linn产品中少见的巨大,因此Classik标示输出功率75瓦,推动Linn的Keildh喇叭,却让笔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全新设计的机器
Classik的CD唱盘仍旧采用自家开发的传动系统,你一定奇怪,Linn一年能卖多少台CD唱盘,为什么大费周章自己开发传动系统呢?当然Linn卖的数量远不及SONY、Teac、Pioneer等这些大厂,不过Linn本来就有精密工业的基础,老板的父亲原来替劳斯莱斯制造喷射引擎的组件,所以当年开发的LP-12唱盘轴心精密度让人吃惊不已。有这样的底子,要设计CD传动机构当然不是难事,说不定哪天Linn也会推出自己的DVD-Audio或SACD唱盘,笔者可一点都不会讶异。至于负责Classik数字/模拟转换的Delta-Sigma芯片,看了老半天仍不知道是谁的产品,事实上Classik里的许多控制或声音芯片,都是很少见到的,可见得Linn并非捡现成的材料回来,把Classik当成菜市场,它们很用心的将Classik视为一部全新的机器来设计。

透过Classik的时钟与闹铃设定,用家可以选择CD或收音调谐器为音源,在固定时间启动播放音乐。试听Classik期间,我享受了一个多礼拜美好的早晨,每天曙光乍现时,Classik就自动播放海登交响曲的CD,让我得以精神抖擞的快速起床。Classik附赠的收音调谐器有AM与FM两种波段,实测结果,声音洋溢着欧式的典雅朴素风格,但是灵敏度并不高,必须使用原厂的T型天线才能稳定收到讯号。

至于Classik的扩大机部份,可以有完整的前级输出,并具有高低音、左右平衡调整,虽然没有日式产品五光十色的图标均衡器或音场模式,不过Linn首先考虑的是声音回放,那些花俏的功能一概省略。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当局规定,扩大机的喇叭端子金属部份不能外露(曾经有人将喇叭线插到墙上的电源插里,酿成不幸),所以多数英国扩大机要不是改用塑料制品,就是类似WBT的设计,在喇叭端子外包覆硬质塑料,或者干脆只能用香蕉插。Linn连这个细小的地方也有坚持,香蕉插的接触性往往不够紧密,所以Classik使用一种独特的圆形塑料插头,里面包覆金属管,使用时直接插到机器里面,既不占空间又很牢固紧密。唯一的缺点,是消费者再也无法浪费钱去用那些昂贵的发烧线材,Linn早就想好了,它们也发售Linn品牌的喇叭线,便宜而质量又佳。如果真想发烧,Classik可以接两组喇叭线,就用Bi-Wire双接线好了,所费不多,但对声音一定有改进。

搭配同厂喇叭最好
线路板上多采用微型组件与表面黏着技术,所以看似简单实则丰富。请注意Linn Classik的喇叭端子,必须使用Linn的特殊产品才行。
除了卡式座以外(MD光驱推广了这么多年,仍然没有普及化,看来前景并不乐观),Classik什么都有了。Linn担心你傻瓜,所以一切操纵干脆都设计在遥控器上,面板那些按键的符号看不懂没关系,只要拿好遥控器就掌握全世界了。有了一部Linn Classik,只需再添购一对喇叭,就能享受多样化的音乐。如果想体会Linn的声音品味,当然建议选购Linn的喇叭,代理商怕评论员搭配不当,所以送来一对落地式的Keilidh喇叭一起测试。两音路三单体设计的Keilidh频率响应50Hz-20KHz±2dB,平均阻抗4奥姆,建议功率在4奥姆时最少60瓦,输出功率才75瓦的Classik够用吗?这对喇叭使用特殊的陶瓷高音单体,声音非常细致甜美,过去笔者也试听过,总觉得美则美矣,但有如拘谨的大家闺秀,斯文有余而野性不足。听古典音乐、人声,这对喇叭的雍容华贵气质一点都不输给极高价产品,表现流行摇滚,搭配Linn的扩大机总觉得冲劲不太够。

在笔者试听室的同一个位置上(经过几年的调整,这个房间中最好听的几个喇叭摆位点差不多已摸熟,上次试用Keilidh当然知道),以Linn Classik接上Keilidh喇叭,音量开到85(最大为100),高低音调控制不动,从喇叭传来的声音却是叫人又惊又喜!惊的是空间感好极了,Chesky的录音三度空间效果本来就明显,在这套Linn组合上益发的玲珑浮凸,人声定位触手可及,音像则因喇叭高度的关系而略微矮了一些些,形体感合乎比例的饱满结实,音场宽度与深度可不是一般迷你音响所能营造。喜的是在相当大的音量下(平常聆听时,音量放在75就够了),Classik搭配Keilidh喇叭仍然保有Linn传统的甜美温润质感,另外又加上相当好的冲击力与动态对比。喇叭花的「多手仔」录音是检验速度与动态的试金石,Classik呈现的魄力与丰满中低频弹性,实在无法与过去Linn的经验联想在一起。日本小提琴家寺井尚子的跨界专辑「Prinesst」,在  

Linn的诠释下低频澎湃,质感又富光彩,吉他圆滚的颗粒与鼓声强烈的节奏,的确是耳目一新。

线路板上多采用微型组件与表面黏着技术,所以看似简单实则丰富。请注意Linn Classik的喇叭端子,必须使用Linn的特殊产品才行。

会不会因此Classik的声音变粗了,变野了?不不不!我说那是在很大的音量下,Classik发挥了Linn少见的热情与活力,只要把音量降到正常范围,那种优雅的、闲散的、轻松的、悦耳的、甜蜜的Linn又回来了。基本上Classik仍持续了Linn家族很有音乐性,不夸张某一频段,不刻意追求解析与透明的声音走向,从Linn出版的一些软件多半为人声、古乐器演奏、吉他或爵士乐,就可以知道设计者对声音的品味。Teldec的贾第纳率领古乐团演奏贝多芬交响曲,Classik并不以庞大的气势处理,我们听到极高频的泛音丰富,高频细致平滑有光泽,弦乐纤巧灵活而绵密,木管乐器共鸣清楚有韵味,低音提琴线条明确而弹性十足,音场前后排位置井然有序,堂音反射充塞在空间里。我不敢讲这就是现场的听感,与其它鉴听式器材比较,Classik偏向「美」的成分多一些,但是它美得很有气氛,不同的音乐形式各赋予不同的美感。

很有气氛的声音
阿卡多在DG的那张「魔鬼的颤音」,对很多音响来说是「高音的恶梦」,对Linn Classik则是清甜的小点心。Keilidh喇叭原本高音就很吸引人,Classik没有加上任何浊气,丝丝如缕的小提琴好像春风一样,轻骚耳朵,轻拂脸庞,让人打从心里觉得愉快舒畅。必须承认在Linn的系统中小提琴的木板共鸣不是非常浓郁,它们的中频较为含蓄,不过整体的质感实在漂亮,帕格尼尼的「钟」三角铁如此清脆醒目,与小提琴的光泽相互辉映,美极了!别担心,这套组合的高音充足但不会明亮尖锐,声底也不单薄,铜管与铙钹的实体感都很不错。柴可夫斯基「意大利奇想曲」开头的一段铜管鸣放,Classik与Keilidh听起来金属味浓烈,光华四射,火力旺盛却不会吵杂刮耳,反而将地中海的热情烘托出来。

这张跨界音乐专辑里的乐器录得很饱满,电子低频结实有劲,小提琴动态颇大,要处理得平滑又甜美并不容易。

一静一动之间,Classik的活生感让人印象深刻。Proprius的「教堂之声」或「麦田之歌」,Classik既不是温暖得含糊一片,也不会生硬得缺乏起伏,它一方面剖析出很巨大的空间效果,一方面检视合唱团的前后高低排列,轻易完成「数人头」的任务。虽然没有正式比较,Classik比印象中其它Linn的器材速度感要快一些,瞬时反应灵敏一些,动态对比也鲜明一些,所以音乐听起来毫不呆滞,平淡的旋律也洋溢着生趣。喜欢浓厚中频的人,或许会觉得Classik表现的人声不够丰腴,但以整体平衡性来说,Linn其实是「增一分则太浓,减一分则太瘦」,它的比例恰到好处。Classik不让中频过于突出的结果,是呈现了很丰富的细节与透视感,老式英国音响带着鼻音的中频你不觉得有点迟钝吗?

即便在Linn的旗舰喇叭上以多路电子分音推动,笔者仍觉得它的极低频不很明显,缺少其它巨型扬声器卷动裤管的震撼力,大概Linn的看法是音乐中并不需要那些夸张的效果。不过在低频部份,Classik已经一改以往自我克制的情形,有很杰出的表现。许久未听的「阿姐鼓」,在这套Linn组合上居然有模有样,电子合成效果鼓出一阵阵的声浪,圆滚滚肉感丰厚,在两只喇叭间跳来跃去,最后高潮乐段来临也不觉得扩大机被榨干或喇叭承受不了。Opus 3的低音大提琴协奏曲音色变化多端,独奏者在一个呈ㄇ字型排列的小型乐团前方,若没有充足的中低频支撑,听起来就会索然无味。Classik呢?很有味道!它的低频量感并非不要钱似的乱洒,但是清晰、控制紧凑、线条干净、下潜稳重,而且弹性饱饱,像极了一个肌肉扎实的小伙子,有种年轻的力与美。

参考系统╱参考软件
Accustic Arts Drive-1/DAC-1/Preamp-1/Amp II-AC组合、Sonus Faber Guarneri Homage、M&K S-150、Linn Keilidh喇叭。Audioquest Daimond、Onix、Luxman等线材。软件:三大男高音维也纳圣诞音乐会(SONY M2VCD89063)、阿卡多「魔鬼的颤音」(DG 449858-2)、教堂之声(Proprius PRCD7762)、Pricess/寺井尚子(风云唱片GUT0054)、Chesky测试片第一集、贾第纳/贝多芬交响曲(Teldec)

如果用Classik搭配别的喇叭呢?不论推Sonus Faber或M&K,笔者觉得上述的好处都会减少许多,它的75瓦功率也不是大力士,遇到爆棚场面的确容易挑出毛病。如果用别的讯源取代Classik内建的CD唱盘呢?用德国Accustic Arts分体式CD转盘/数类转换器输入Classik,在音响性方面果然大有进步,不过那种价钱应该不是Linn的用家所能认同。用Pioneer DVD唱盘输入,高低频延伸更明显一些,不过那种华丽宽裕的感觉不见了,悦耳的音乐性也少了许多。或许Linn设计这部Classik,就是要让你抛弃玩音响的乐趣(或者说是痛苦),不必接线,不必调整,不必改机,不必考虑搭配,只要小小的一部机器,就能掌握美妙的音乐。

http://www.hifi-china.com/
文章来源:志仁音响、《音响论坛》
TOP
27#

久听不腻的音乐伴侣莲Linn Ikemi CD唱盘


来自: 《音响论坛》173期    作者:    编辑: avtime   发布:2005-06-20    

 [广告] wwswcw音响工作室隆重推出入门级全套影院!  
Ikemi非常具有音乐性,而且久听不厌。它的发声方式、瞬态反应、流动的特质会让人感到十分愉悦。高频延伸的顺服度很高,透明且不带一丝的杂质:中频开朗丰厚,轻松与温柔感兼具;低频部分并不以冲击力取胜,却可以向下发出质感很好又有适度迫力的极低频。

      我们都知道,在CD推出的早期,Linn公司创始人Ivor Tiefenbrun是攻击这个崭新数位讯源的头号人物,他更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CD技术水平无法让声音超过他们家最便宜的LP唱盘一Linn Basik(请注意,不是Sondek LPl2),Linn是绝对不会开始生产CD唱盘的。但事情来得一点都不意外,这项宣示在十年前,也就是CD推出(1992)后十年被付诸实现,Linn第一部数位产品——分离式的Karik与Numerik终于翩然问世。








    其后,CDl2的推出更是石破天惊,Linn宣称这部唱盘是以Sondek LPl2作为调声标准(注),要在音乐性与音响性二者全面胜过它的数位讯源恐怕不多。目前Linn现役的纯CD唱盘除了CDl2外,还有本文的主角Ikemi和Genki二部。 lkemi与Genki的外观比较像,不同的只有承盘的厚度,而CDl2则较具现代感,可是
Linn却让三台CD都具有相同的尺寸。

高瞻远瞩的厂家
       Linn不但是一家英国陈年老厂,而且也是一家走在时代尖端的公司,他们不仅清楚洞悉未来市场的需求,更能适时去调整脚步以因应。像Linn最近推出的产品,清一色小巧迷人,造型设计也讲求美观大方,完全符合Life Style的精致需求,而且声音愈做愈好。您也可以看见他们推出许多多声道与多房间控制系统,充分表现出要将影音视讯与Hi End声音美学标准完全结合的强烈企图心。

      很奇怪,在我开始以Linn这部Ikemi CD唱盘暂时替代Marantz CDl5聆听音乐后,就常常有读者来电询问这部唱盘的声音表现,从他们描述自己聆听音乐的习惯中我发现,这些读者都是资历颇深的音乐爱好者,购买高价音响也是头一遭。更有趣的是,这些读者在同等级CD唱盘间交相比较之后,却都不约而同地回电告诉我,他们选择了Ikemi作为聆听讯源。这个消息的确令我感到惊讶,这个价位带中还有不少表现不错的产品与它竞争,为什么偏偏这些人都选择了Linn?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吧!但值得高兴的是,他们都在能力负担得起的范围,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声器材。

独特的『2D』数位处理技术
      这部Ikemi并不是Linn的顶级CD唱盘,在它上面还有带著迷幻色彩的CD12高挂其上,定价要比Ikemi贵上三倍。像它这种一体式设计的二十万元级唱盘,在今日似乎已经是中高段音响迷们最易见猎心喜的产品了!

      早期Linn的CD一切都是自己来,他们不愿意向其他厂商购买现成的机械结构,因为大规模生产的东西不免都会因为成本的限制而做妥协。这部Ikemi就用了名为Mekto(也就是CDl2所使用的简化版)的传动结构,并且以Clyde-Built伺服控制让讯号读取更为顺畅。在这部分应该还是由Linn自己开发生产,但读取系统却是日制的Sanyo产品。

Linn对于避振处理十分讲究,光是厚厚的上盖板就已经占去不少重量。承盘位于上方偏右处,出入快速而顺畅;背板输出非常齐备,除了一般常见的端子外,还包括了BNC同步讯号端以连接Linn的数类转换器,并能与Linn的多房间系统相连。  

       Ikemi在设计上有非常好的前瞻性,它使用一组BurrBrown PCMl732U解码晶片,可以再生24bit/96kHz的数位讯号,并能处理HDCD编码唱片,以八倍超取样方式进行。在这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设计,就是它利用一种称做[2D]低Jitter数位处理技术,利用数位实际补偿,让俗称的[数位声]大幅降低至原本的四分之一。

大量使用表面黏著技术
      电流供应使用了交换式电源,并加以密封以隔绝对线路可能造成的影响。所有线路都放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表面黏著元件被大量使用,难怪Linn能够以这么小的机箱,制造出紧密精致、却又五脏俱全的CD唱盘来。

      背板上的连接端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中类比输出包括了2组RCA和1组平衡,数位输出包括了RCA、Toslink和平衡各一组,如果要将Ikemi当作转盘来使用,则可经由BNC输出端送出讯号,用家还可利用选购的RS232-C连接电脑进行内建软体的升级。近年来Linn不是极力推广多房间音乐控制系统吗?Ikemi也为您一一设想周全,只要从Remote In/Out连接Knekt这部能够连接16种不同讯源、并可控制多达128个空间使用的多房间控制中心一切就搞定了!

与参考机之比较
       在家中我用PMC MB1喇叭,Conrad-Johnson Premier 7B前级配Threshold SAI后级来聆听这部Ikemi,比较的CD唱盘是Marantz CDl5,记忆中Marantz这部CD台湾并未进口,它的等级差不多等于Philips LHH-800,但声音比较活生,音乐性也比较好。

      以这样的系统听来,Ikemi的音场宽广程度以及丰满有肉上不如CDl5,但是在神韵的传递则是超过CDl5甚多;速度感两者相去不远,Ikemi的乐器形体大小稍微细致些,也没有CDl5略为肥大的低频,声音活泼性也是Ikemi比较好。音色走向都是温暖类型,Marantz足以较为柔弱的方式呈现出它的温暖,Linn lkemi则不同,它没有过度沉溺的特性,不会死气沉沉,也不会混淆不清,您只会感受到它那份极为自然的舒缓和温和。

声音特质
       Ikemi在我的系统中已经使用将近半年的时间,照理说应该对它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但要认真将它们一一描述出来却又不禁让我感到词穷。词穷代表什么呢?那就像是男女携手走过一段时间后,感情渐酝酿发酵而日渐浓厚,被别人问道喜欢对方哪一点,却又往往说不上来。好吧,既然如此,我只好尽可能以最简单的方法将它的声音描述述于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Ikemi非常具有音乐性,而且久听不厌。它的发声方式、瞬态反应、流动的特质会让人感到十分愉悦。高频延伸的顺服度很高,透明且不带一丝的杂质;中频开朗丰厚,轻松与温柔感兼具;低频部分并不以冲击力取胜,却可以向下发出质感很好又有适度迫力的极低频。

    对于音像方面,它可以清楚地呈现于喇叭之间并往后延伸,边缘的刻划柔和不刺激,意外的是它对于音场中复杂声音的解析能力非常好,各种乐器的音色也能够让您清楚地辨识出来。光是这一点,Ikemi就要比众多CD唱盘来得高明太多。

现场氛围浓厚
      基本的声音特质讲完了,接下来让我以几张唱片为例来为您做进一步的解说。Tango Vivo(W&W 910 011-2)是一张以现场录音方式采撷到的阿根廷探戈音乐,录音地点部是当地的小酒吧。第三首在长长的导奏后手风琴愉悦地进
场,与Marantz CDl5比较起来,Ikemi的背景明显干净很多,像是清晨的薄雾完全蒸发了般,所有现场的噪动都听得一清二楚。手风琴鼓风後所发出的声音因为中频密度饱满而显得更为紧密,一边演奏还可听到身旁听众伴随的口哨声。中间穿插的爵士钢琴琴音珠圆玉润,长笛吹气感几乎跟真的没什么两样。

人声演唱魅力十足
      在人声演唱方面,则以卡珊卓威尔森的[新月女儿](Blue Note CDP 7243 8 37183 2 0)这张我很喜欢的爵士唱片做例子。这张唱片要能大声播放才过瘾,但声音一开大首先就要面临系统低频使否过度膨胀的考验。Ikemi的低频又沉又有弹性,低音大提琴的拨奏像一颗颗圆滚滚的低音大球,既延伸得下去,也收敛得十分高明。这点印证了刚才所说lkemi在极低频的优秀延伸能力。

      那卡珊卓威尔森的声音呢?她要比我在CDl5上听到的年轻一些,但这是直接比对下的结果,如果单独以Ikemi播放,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声音更具魅力,因为我可以听到卡珊卓威尔森的腹腔共鸣方式,咬字也比较清晰,过度浓厚的低频会将这些应该表现出来的声音通通掩盖住了!如果您始终觉得她只是一个声音低沉饱满的爵士女歌手,而无法更进一步地发现她演唱技巧的精湛,那绝对是低频惹的祸!

又美又甜又真实的小提琴声
      我对Linn声音抱有极度好感,最大的原因是它总是能发出最动听的弦乐演奏,而弦乐器的质感和真实度,就几乎代表了这部器材的音质是否优美,同时也是我评断器材好坏的首要关键。

      lkemi在这方面果然与众不同,帕尔曼与巴伦波英过去在DG留下了几张演绎俱佳的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像这张圣桑『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和韦尼奥夫斯基[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410 526-2)就是难得的高贵演奏。以lkemi聆听,圣桑协奏曲第一乐章一开头的小提琴就有着无敌的甜美音质,帕尔曼的拉奏黏度很高,而且是从低把位到高把位都一样,声音走到高处依旧美好。我还清楚听到手指头与弦、弓与弦之间巧妙地互动关系,拨奏同时造成的琴箱共鸣格外真实,双弦拉奏时的音色不同也是一听即知。

Ikemi内部配置十分紧密,并大量使用表面黏著元件,解码晶片为Burr Brown PCM l732U,以8倍超取样解码。读取系统是少见的Sanyo制品。

      光听这张唱片,CD15除了在音场规模大了一些,音质音色上几乎是全面落败,Ikemi的木头味要比CDl5多很多,顿挫的力道更能显现,就连管弦乐的气势竟也要比CD15来得堂皇。从以上的声音描述,加上我对弦乐演奏的偏爱,您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会以Ikemi替代CDl5作为讯源的原因了吧!

钢琴与合唱也很出色
      在钢琴部分我想以Audiofon发行的尼尔森·法耶(Nelson Freire)现场独奏会(CD 72023)的第15首做说明。阿尔班尼士[伊贝利亚]充满着西班牙炫目的技巧性,右手华丽旋律优美,左手则多以低音和弦强化音响性。Ikemi在高音部分能够将琴槌敲击时的木头味表现得触动人心,音符的跳跃性灵巧有劲。低频部分还是那句老话,量感不是最多,冲击力也不是最强,钢琴的规模是以具体而微的方式表达。

      最后,我想告诉读者Ikemi在合唱曲上的表现。应该有很多人都有Gimell这张[求主垂怜]唱片(CDGIM 339),人声合唱不仅通透和谐,我们也可以听到非常均衡的堂音再现。lkemi除了在上述的要求上表现得可圈可点之外,还另外附赠了一种高频段优质的通透感,细节解析度很高,层次感像是灰阶表现很好的显示器,让人一目了然。我还听到它在合唱声在收尾时,不会刻意拖延来营造气氛,可是该有的都有,该忠实传达的讯息也是丝毫未减。

优雅、小巧、美质、美声
      如果拿Sondek LPl2与Ikemi相比呢?不可讳言,Ikemi还不是CDl2,它在声音的温暖程度上还与LPl2有一段距离,音乐性的表达也略有不足,但已经比其他产品要好上太多,音响性让中价位类比唱盘很难去超越。除了少数几个微不足道的音响性稍有欠缺外,优雅、小巧、美质、美声的Ikemi都让我无从挑剔。

注:Sondek LPl2在去年11月号Stereophile四十周年特刊上,彼评选为最重要的百大音响器材榜首。这部LP唱盘推出近三十年来,至少卖出了十几万套,几乎所有玩过LP唱盘的老音响迷都曾与它交手过,目前也还在我的系统中服役。


焦点:
Linn lkemi整体完成度很高,声音自然活生,速度快,细节、瞬态、空间感、高频延伸也都很好。在处理复杂乐段的能力在此价位带中超强,就算贵上一倍的讯源也很难比得上。对于乐器声音的真实呈现,更是广大音乐迷们的一大福音。

搭配建议:
搭配上没有任何癖性,接在任何系统中部非常好听。对于低频冲击力需求较高者,可以搭配NBS、Onix等线构来调音。由于Ikemi重量比较轻,能否给它一个稳固的支撑面对也是影响声音表现的一个重要关键.
TOP
28#

quanlong 在 2006-8-20 12:07:34 发表的内容
叫了梦MM帮忙翻译了这点,大家一边看一边学英文吧.
翻得很生硬,只能将就着看了。 有括号的是我看不懂的。

大致改了一下,看起来方便些:

里面关于奇美的电源线试验的翻译

在我们完成这节测试而包装产品时(虽然很不情愿),我们还是决定再做一次测试。

LINN加拿大分销商曾经发信特别提醒我们不要使用非原厂提供之外的电源线,尽管这根电源线看上去和市面上3元一根的普通鸡线没啥区别,估摸这明显也不是他们做出如此建议的依据。

此前我们也收到过一封来自IKEMI用家的电子邮件,他从我们这里买了Wireworld stratus的电源线,并且发现它们改变了他除了IKEMI奇美CD机本身以外整个系统的声音。他说:用了STRATUS的线后,LINN播放的声音听起来尖锐又令人难受。

这到底是什么一回事情呢?

我们其实已经使用LINN原厂随机电源线做过几次测试,如果我们换上STRATUS的电源线再播放一次那首歌曲,结果又会怎样?

结论是:实际上事实完全不如我们所想象:

首先,奇美播放器的声音肯定没有变得尖锐,事实上,奇美还是奇美,她什么都没变,

其次:歌手Margie Gibson的歌声听起来事实上跟以前一模一样,在多听了甚至2次后,我们还是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任何不同,更不用提所谓音质的提高或者变坏了。

无论怎样,我们还是很惊异,因为我们通常都建议发烧友把升级CD播放机(或者分体CD的解码器)的电源线放在第一位。

不过,奇美毕竟可不是一台普通的CD唱机啊!请记住那个开关式电源,它的工作原理可是完全与传统发烧音响采用的变压整流滤波器完全不同的哦!

通常,作为可传播数字格式数据的电源线,往往同时也会像接受天线般接受到很多不应该接受到的杂讯。STRAUS电源线和其他高级电源线一样,采用屏蔽的设计。然而,LINN早就宣称,她们的开关电源根本就不会受到此类杂讯的干绕。

当然stratus电源线还有另一个优点:高级的接口(包括使用胡贝尔医用级的AC插口)。毕竟,具备良好接触性能的电源线总是件好东东的吧!
TOP
29#

久听不腻的音乐伴侣莲Linn Ikemi CD唱盘来自: 《音响论坛》173期

Ikemi非常具有音乐性,而且久听不厌。它的发声方式、瞬态反应、流动的特质会让人感到十分愉悦。高频延伸的顺服度很高,透明且不带一丝的杂质:中频开朗丰厚,轻松与温柔感兼具;低频部分并不以冲击力取胜,却可以向下发出质感很好又有适度迫力的极低频。

我们都知道,在CD推出的早期,Linn公司创始人Ivor Tiefenbrun是攻击这个崭新数位讯源的头号人物,他更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CD技术水平无法让声音超过他们家最便宜的LP唱盘一Linn Basik(请注意,不是Sondek LPl2),Linn是绝对不会开始生产CD唱盘的。但事情来得一点都不意外,这项宣示在十年前,也就是CD推出(1992)后十年被付诸实现,Linn第一部数位产品——分离式的Karik与Numerik终于翩然问世。












其后,CDl2的推出更是石破天惊,Linn宣称这部唱盘是以Sondek LPl2作为调声标准(注),要在音乐性与音响性二者全面胜过它的数位讯源恐怕不多。目前Linn现役的纯CD唱盘除了CDl2外,还有本文的主角Ikemi和Genki二部。 lkemi与Genki的外观比较像,不同的只有承盘的厚度,而CDl2则较具现代感,可是
Linn却让三台CD都具有相同的尺寸。

高瞻远瞩的厂家
Linn不但是一家英国陈年老厂,而且也是一家走在时代尖端的公司,他们不仅清楚洞悉未来市场的需求,更能适时去调整脚步以因应。像Linn最近推出的产品,清一色小巧迷人,造型设计也讲求美观大方,完全符合Life Style的精致需求,而且声音愈做愈好。您也可以看见他们推出许多多声道与多房间控制系统,充分表现出要将影音视讯与Hi End声音美学标准完全结合的强烈企图心。

很奇怪,在我开始以Linn这部Ikemi CD唱盘暂时替代Marantz CDl5聆听音乐后,就常常有读者来电询问这部唱盘的声音表现,从他们描述自己聆听音乐的习惯中我发现,这些读者都是资历颇深的音乐爱好者,购买高价音响也是头一遭。更有趣的是,这些读者在同等级CD唱盘间交相比较之后,却都不约而同地回电告诉我,他们选择了Ikemi作为聆听讯源。这个消息的确令我感到惊讶,这个价位带中还有不少表现不错的产品与它竞争,为什么偏偏这些人都选择了Linn?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吧!但值得高兴的是,他们都在能力负担得起的范围,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好声器材。

独特的『2D』数位处理技术
这部Ikemi并不是Linn的顶级CD唱盘,在它上面还有带著迷幻色彩的CD12高挂其上,定价要比Ikemi贵上三倍。像它这种一体式设计的二十万元级唱盘,在今日似乎已经是中高段音响迷们最易见猎心喜的产品了!

早期Linn的CD一切都是自己来,他们不愿意向其他厂商购买现成的机械结构,因为大规模生产的东西不免都会因为成本的限制而做妥协。这部Ikemi就用了名为Mekto(也就是CDl2所使用的简化版)的传动结构,并且以Clyde-Built伺服控制让讯号读取更为顺畅。在这部分应该还是由Linn自己开发生产,但读取系统却是日制的Sanyo产品。

Linn对于避振处理十分讲究,光是厚厚的上盖板就已经占去不少重量。承盘位于上方偏右处,出入快速而顺畅;背板输出非常齐备,除了一般常见的端子外,还包括了BNC同步讯号端以连接Linn的数类转换器,并能与Linn的多房间系统相连。

Ikemi在设计上有非常好的前瞻性,它使用一组BurrBrown PCMl732U解码晶片,可以再生24bit/96kHz的数位讯号,并能处理HDCD编码唱片,以八倍超取样方式进行。在这里有一个比较特别的设计,就是它利用一种称做[2D]低Jitter数位处理技术,利用数位实际补偿,让俗称的[数位声]大幅降低至原本的四分之一。

大量使用表面黏著技术
电流供应使用了交换式电源,并加以密封以隔绝对线路可能造成的影响。所有线路都放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表面黏著元件被大量使用,难怪Linn能够以这么小的机箱,制造出紧密精致、却又五脏俱全的CD唱盘来。

背板上的连接端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其中类比输出包括了2组RCA和1组平衡,数位输出包括了RCA、Toslink和平衡各一组,如果要将Ikemi当作转盘来使用,则可经由BNC输出端送出讯号,用家还可利用选购的RS232-C连接电脑进行内建软体的升级。近年来Linn不是极力推广多房间音乐控制系统吗?Ikemi也为您一一设想周全,只要从Remote In/Out连接Knekt这部能够连接16种不同讯源、并可控制多达128个空间使用的多房间控制中心一切就搞定了!

与参考机之比较
在家中我用PMC MB1喇叭,Conrad-Johnson Premier 7B前级配Threshold SAI后级来聆听这部Ikemi,比较的CD唱盘是Marantz CDl5,记忆中Marantz这部CD台湾并未进口,它的等级差不多等于Philips LHH-800,但声音比较活生,音乐性也比较好。

以这样的系统听来,Ikemi的音场宽广程度以及丰满有肉上不如CDl5,但是在神韵的传递则是超过CDl5甚多;速度感两者相去不远,Ikemi的乐器形体大小稍微细致些,也没有CDl5略为肥大的低频,声音活泼性也是Ikemi比较好。音色走向都是温暖类型,Marantz足以较为柔弱的方式呈现出它的温暖,Linn lkemi则不同,它没有过度沉溺的特性,不会死气沉沉,也不会混淆不清,您只会感受到它那份极为自然的舒缓和温和。

声音特质
Ikemi在我的系统中已经使用将近半年的时间,照理说应该对它有着极为深刻的了解,但要认真将它们一一描述出来却又不禁让我感到词穷。词穷代表什么呢?那就像是男女携手走过一段时间后,感情渐酝酿发酵而日渐浓厚,被别人问道喜欢对方哪一点,却又往往说不上来。好吧,既然如此,我只好尽可能以最简单的方法将它的声音描述述于下。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Ikemi非常具有音乐性,而且久听不厌。它的发声方式、瞬态反应、流动的特质会让人感到十分愉悦。高频延伸的顺服度很高,透明且不带一丝的杂质;中频开朗丰厚,轻松与温柔感兼具;低频部分并不以冲击力取胜,却可以向下发出质感很好又有适度迫力的极低频。

对于音像方面,它可以清楚地呈现于喇叭之间并往后延伸,边缘的刻划柔和不刺激,意外的是它对于音场中复杂声音的解析能力非常好,各种乐器的音色也能够让您清楚地辨识出来。光是这一点,Ikemi就要比众多CD唱盘来得高明太多。

现场氛围浓厚
基本的声音特质讲完了,接下来让我以几张唱片为例来为您做进一步的解说。Tango Vivo(W&W 910 011-2)是一张以现场录音方式采撷到的阿根廷探戈音乐,录音地点部是当地的小酒吧。第三首在长长的导奏后手风琴愉悦地进
场,与Marantz CDl5比较起来,Ikemi的背景明显干净很多,像是清晨的薄雾完全蒸发了般,所有现场的噪动都听得一清二楚。手风琴鼓风後所发出的声音因为中频密度饱满而显得更为紧密,一边演奏还可听到身旁听众伴随的口哨声。中间穿插的爵士钢琴琴音珠圆玉润,长笛吹气感几乎跟真的没什么两样。

人声演唱魅力十足
在人声演唱方面,则以卡珊卓威尔森的[新月女儿](Blue Note CDP 7243 8 37183 2 0)这张我很喜欢的爵士唱片做例子。这张唱片要能大声播放才过瘾,但声音一开大首先就要面临系统低频使否过度膨胀的考验。Ikemi的低频又沉又有弹性,低音大提琴的拨奏像一颗颗圆滚滚的低音大球,既延伸得下去,也收敛得十分高明。这点印证了刚才所说lkemi在极低频的优秀延伸能力。

那卡珊卓威尔森的声音呢?她要比我在CDl5上听到的年轻一些,但这是直接比对下的结果,如果单独以Ikemi播放,我反而觉得这样的声音更具魅力,因为我可以听到卡珊卓威尔森的腹腔共鸣方式,咬字也比较清晰,过度浓厚的低频会将这些应该表现出来的声音通通掩盖住了!如果您始终觉得她只是一个声音低沉饱满的爵士女歌手,而无法更进一步地发现她演唱技巧的精湛,那绝对是低频惹的祸!

又美又甜又真实的小提琴声
我对Linn声音抱有极度好感,最大的原因是它总是能发出最动听的弦乐演奏,而弦乐器的质感和真实度,就几乎代表了这部器材的音质是否优美,同时也是我评断器材好坏的首要关键。

lkemi在这方面果然与众不同,帕尔曼与巴伦波英过去在DG留下了几张演绎俱佳的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像这张圣桑『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和韦尼奥夫斯基[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410 526-2)就是难得的高贵演奏。以lkemi聆听,圣桑协奏曲第一乐章一开头的小提琴就有着无敌的甜美音质,帕尔曼的拉奏黏度很高,而且是从低把位到高把位都一样,声音走到高处依旧美好。我还清楚听到手指头与弦、弓与弦之间巧妙地互动关系,拨奏同时造成的琴箱共鸣格外真实,双弦拉奏时的音色不同也是一听即知。

Ikemi内部配置十分紧密,并大量使用表面黏著元件,解码晶片为Burr Brown PCM l732U,以8倍超取样解码。读取系统是少见的Sanyo制品。

光听这张唱片,CD15除了在音场规模大了一些,音质音色上几乎是全面落败,Ikemi的木头味要比CDl5多很多,顿挫的力道更能显现,就连管弦乐的气势竟也要比CD15来得堂皇。从以上的声音描述,加上我对弦乐演奏的偏爱,您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会以Ikemi替代CDl5作为讯源的原因了吧!

钢琴与合唱也很出色
在钢琴部分我想以Audiofon发行的尼尔森·法耶(Nelson Freire)现场独奏会(CD 72023)的第15首做说明。阿尔班尼士[伊贝利亚]充满着西班牙炫目的技巧性,右手华丽旋律优美,左手则多以低音和弦强化音响性。Ikemi在高音部分能够将琴槌敲击时的木头味表现得触动人心,音符的跳跃性灵巧有劲。低频部分还是那句老话,量感不是最多,冲击力也不是最强,钢琴的规模是以具体而微的方式表达。

最后,我想告诉读者Ikemi在合唱曲上的表现。应该有很多人都有Gimell这张[求主垂怜]唱片(CDGIM 339),人声合唱不仅通透和谐,我们也可以听到非常均衡的堂音再现。lkemi除了在上述的要求上表现得可圈可点之外,还另外附赠了一种高频段优质的通透感,细节解析度很高,层次感像是灰阶表现很好的显示器,让人一目了然。我还听到它在合唱声在收尾时,不会刻意拖延来营造气氛,可是该有的都有,该忠实传达的讯息也是丝毫未减。

优雅、小巧、美质、美声
如果拿Sondek LPl2与Ikemi相比呢?不可讳言,Ikemi还不是CDl2,它在声音的温暖程度上还与LPl2有一段距离,音乐性的表达也略有不足,但已经比其他产品要好上太多,音响性让中价位类比唱盘很难去超越。除了少数几个微不足道的音响性稍有欠缺外,优雅、小巧、美质、美声的Ikemi都让我无从挑剔。

注:Sondek LPl2在去年11月号Stereophile四十周年特刊上,彼评选为最重要的百大音响器材榜首。这部LP唱盘推出近三十年来,至少卖出了十几万套,几乎所有玩过LP唱盘的老音响迷都曾与它交手过,目前也还在我的系统中服役。


焦点:
Linn lkemi整体完成度很高,声音自然活生,速度快,细节、瞬态、空间感、高频延伸也都很好。在处理复杂乐段的能力在此价位带中超强,就算贵上一倍的讯源也很难比得上。对于乐器声音的真实呈现,更是广大音乐迷们的一大福音。

搭配建议:
搭配上没有任何癖性,接在任何系统中部非常好听。对于低频冲击力需求较高者,可以搭配NBS、Onix等线构来调音。由于Ikemi重量比较轻,能否给它一个稳固的支撑面对也是影响声音表现的一个重要关键.
TOP
30#

自用LINN CLASSIK 三合一,三年多前购于广州典范。由于长期在外出差,很少使用,成色非常新(9成)。所有空闲RCA口均用专用CARDAS保护帽遮盖,并一直采取双线分音,喇叭输出端口不暴露,故均无氧化情况。原包装、说明书、原配电源线、购买收据均保管如新。10500出,如大刀则留自用。
LINN自今年初大规模停产包括IKEMI等一批中流砥柱,显示其将逐渐把重心转向多声道系统,价格普遍提升,新的MAJIK系统声音走向也偏向现代,CLASSIK是唯一保留的产品,但价格上涨30%,预计也将很快被新的系统取代,预计难以出现如此高性价比的DD了。
联系方式:18468315,13316028111。
TOP
31#

LINN的唱头放大器很不错,在用
TOP
32#

前几天进了台Linn的Numerik,是十年前的旗舰解码,用在一朋友家的器材上是立竿见影,音效提高较多,在自己的器材上却只有一点提高。
我用原创A9作转盘,用Numerik和用A9直接输出比声音优雅一点点,声场深一点点,少一点点毛剌,但解晰力有点下降,听交响就少了很多气势。用手上的线材调整了一下,提升也不多,希望玩过的用家给予指导,谢谢。
TOP
33#

LINN的C2100和C2200后级用过的请说说
TOP
34#

莲的奇美还有货吗!

图http://photo.163.com/photos/chinaparker.com/
最后编辑杭州一少
TOP
35#

同求奇美
TOP
36#

查到有货
TOP
37#

新人报道:
前级: Exotik
后级: Majik C2100
喇叭: Katan
下一步准备升级音源或者多加个后级变active模式,音源考虑新的majik CD,视听了很多次,其他感觉都好就是低音感觉很薄,和我的原创A9+benchmark DAC1比起来,低音差了一节,但听音乐更舒服些,有种余音绕梁的感觉,可能这就是很多人说的音乐性吧。

答前面朋友关于c2100的问题,我觉得linn的chakra系列功放做的真的很好,和我以前的krell比,虽然低音差一点点,但是整体声音更细腻,声场更深,定位更准,重量很轻,发热很小,爱不释耳阿。
TOP
38#

莲奇美CD机上图了!
[upload=jpg]Upload/200611281026574679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2810272251915.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2810274469888.jpg[/upload]
TOP
39#

[quote]田园牧歌2 在 2006-10-17 9:46:38 发表的内容
前几天进了台Linn的Numerik,是十年前的旗舰解码,用在一朋友家的器材上是立竿见影,音效提高较多,在自己的器材上却只有一点提高。
我用原创A9作转盘,用Numerik和用A9直接输出比声音优雅一点点,声场深一点点,少一点点毛剌,但解晰力有点下降,听交响就少了很多气势。用手上的线材调整了一下,提升也不多,希望玩过的用家给予指导,谢谢。 [/quote]

其他是什么器材??
NUMERIK是很厉害的解码哦
TOP
40#

用奇美的话,可不能错过超时空的电源线!确实是LINN  CD机的良配!
我现用其普及型号PRIME电源线,已经有:声音宽广、空气感足、低频下潜深力度也足,分析力非常好,乐器分离度不错!
最后编辑寻芳不觉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