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大哥哥,你所言确为事实。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确实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的认识上去研究音响文化问题,而音响人聆听的音乐也不仅仅是“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更不是仅仅靠聆听音乐去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文化修养........
个人认为:如果把心思完全放在以外国的音乐理论去学习、理解音乐,我们走的很大可能是弯路,何况音响?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直以来,存疑:不同民族的、一切形式的沟通是否能够真正传情达意?简单地,文字的翻译之中毕竟还存在一个各自文化的理解问题.........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的问题.......如果双方没有各自对对方深入的理解,沟通是无论如何不完整、不完善的。如果作为个体,那还好办,双方都能设身处地,深怀诚意得了。作为整个民族和相对还存在时间、地域封锁的国家之国民之间,考虑到内部的相互影响,不能不承认的是:难以形成和谐的交流!
我们的现状是:以五四运动为始、以文化大革命烈,整个地自觉放弃本有的文化,但自有的文化不是自觉可以放弃的!所以学习中不得不呈现“洋不洋、土不土”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又从价值观上完成了向“物奴”的转化........
目前,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固然快得很,这特别反映在中国这个国度,但是,人文关怀乃至文化的发展、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心灵环境是否有发展?发展的速度是否在减退?跟现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是否有可比性?.......
这些问题,不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其意义的理解,同时,揭示着音响文化中的方向把握的重要性!
我的观点是:国人,要学习西方,请先学习中华!这里有适合我们的充分的营养!音响,如果作为事业要争一日之长短,必须用自己的、本民族的方式去理解、发现、创作!
——说句大实话:“发烧音响”乃至“音响文化”似乎只在中华文化圈成为现象!这是文化底蕴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