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 [复制链接]

查看: 20998|回复: 219
21#

胡敏强 在 2006-7-11 15:16:50 发表的内容
事实上,理论、技术和文化,包括文化修养对于音响的发烧以及发烧友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音响的目的是音乐。音乐是不可能离开文化和文化修养的。我想大家的意见其实是统一的。加强文化方面的修养看来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发烧过程当中的问题的关键。


对的,对于“玩音响的人”这三者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以此为基础,该展开:“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的关系、以及音响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过程存在的问题的讨论了.......但是,师父教徒弟的传承方式有着巨大的意义........不能一枪就给毙了的。哈哈......
TOP
22#

松香味大哥哥,君子不言谢啦!参加你这个题目的讨论是少有的一次思想碰撞的享受。建议我们都关注一下丁启烈兄的话题,我呢,刚罗嗦了两句,不嫌烦乱的话,转抄过来:
书法精意我不太懂,可是,的确如丁兄所言:不仅仅包括线条组合,我自己如果有机会去“赏字”会审踱其气、势、力、意、韵、神,而如果亲自去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连线条的拿捏都不行!
同时,我觉得:中国书法,根本上它应该同国画相通的。比起西方的艺术形式,这种文化形式间的师承关系甚为突出........
我的理解:中国书法从物理表征上看,应该隐含了线条、架构、光、影、质感、搭配(包括纸墨笔间)、内容、思想、文字意思、等等等等的多维的信息。而从来,所谓艺术欣赏都存在一个公论与私论的问题,所谓各花入各眼,对于各人,能够心悦诚服的就能进补并进步,没有的就作罢,正如音乐的共鸣。但是,要产生这种感受,却又确实有待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要提高,又必须深深地自问一下所处环境、个人生存状态的文化底蕴怎么样?时代特性如何?由此出发,方可发现自己的所在、所向了........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啪"一声,好,再"啪"多两声......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101591&ftdate=20060704&nTypeId=10
TOP
23#

对了,韵味——英文应该怎样翻译?日本人的翻译正确吗?
TOP
24#

总结大哥哥,你所言确为事实。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确实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音乐的认识上去研究音响文化问题,而音响人聆听的音乐也不仅仅是“古典音乐”与“西方音乐”,更不是仅仅靠聆听音乐去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文化修养........
         个人认为:如果把心思完全放在以外国的音乐理论去学习、理解音乐,我们走的很大可能是弯路,何况音响?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直以来,存疑:不同民族的、一切形式的沟通是否能够真正传情达意?简单地,文字的翻译之中毕竟还存在一个各自文化的理解问题.........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的问题.......如果双方没有各自对对方深入的理解,沟通是无论如何不完整、不完善的。如果作为个体,那还好办,双方都能设身处地,深怀诚意得了。作为整个民族和相对还存在时间、地域封锁的国家之国民之间,考虑到内部的相互影响,不能不承认的是:难以形成和谐的交流!
     我们的现状是:以五四运动为始、以文化大革命烈,整个地自觉放弃本有的文化,但自有的文化不是自觉可以放弃的!所以学习中不得不呈现“洋不洋、土不土”的现状,经过改革开放又从价值观上完成了向“物奴”的转化........
        目前,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固然快得很,这特别反映在中国这个国度,但是,人文关怀乃至文化的发展、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心灵环境是否有发展?发展的速度是否在减退?跟现经济发达地区这种发展是否有可比性?.......
       这些问题,不但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其意义的理解,同时,揭示着音响文化中的方向把握的重要性!
    我的观点是:国人,要学习西方,请先学习中华!这里有适合我们的充分的营养!音响,如果作为事业要争一日之长短,必须用自己的、本民族的方式去理解、发现、创作!


——说句大实话:“发烧音响”乃至“音响文化”似乎只在中华文化圈成为现象!这是文化底蕴所在!
TOP
25#

中国音响总结 在 2006-7-12 17:48:23 发表的内容
都是喜欢玩的火气太大了不好,桑拿天会伤身体的,建议大家游泳去火发言多了也会上火的,说对了也游人说你错,说的不对游人说很好都是相对的辩论旨在心平气和那样和玩高级音响一样会发出平衡和谐的声音我发现论坛有不少这样的高人楼上和楼竹也算是一位。

这就是我要强调师承方式本身有优势的原因!话多——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形成“费解”!但某些情况又是一种诚意、只要不向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不伤的。
TOP
26#

同意作为个体应该平衡技术、理论、文化水平!不同意的是将技术、理论与“文化底蕴”进行平衡!文化底蕴不是水平标准、不是功力的表示,是一种社会氛围、是一种跨越时间与职业行业的思想行为共性、是一种集体的凝聚力和包容性、是一种个体不自觉的意识.......他是那么的宽泛、又是那么真实确实地决定着本主题的讨论方向,具体地决定着对“关系”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TOP
27#

csdam 在 2006-7-13 4:18:02 发表的内容
....................................................................................................................

九日一回,还以为........
原来是有事实、有依据的.......
确实,中华民族乃至人类,历史上都曾经出现多次的遗忘,甚至是文明的多次倒退!更为奇怪的是:面对前人文明古迹的伟大与按现今的技术观念“自以为”高班的古迹时,总会有人提出:外星人.......哈哈,难道人类的自信竟然如此脆弱?(当然,并非否定外星人的可能性),何谓“高班”、如果用本时代的价值观去评价历史、用本位的生存状况去评价文明,往往不能正视!但是,从认识论去考察:造物主赐赋予人类以穿越时空的权力——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
TOP
28#

以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去解释本身文化的失遗,仅仅是搪塞民族的责任,起码地是一种无奈的籍口!——当我们用这个籍口的时候。实际上,文化现象的失遗是人类社会的自然现象,无需往责任上想。正如五代十国期间,短短200年间近300人称皇封地,那,是一个何等混乱的年代,却仍极盛了黄柳书家、薛魏马官、曹氏父子,尽管南宋哀危却成就了徽宗才华、戏曲天下......时代特性铸造的仅仅是某方面的特性,探求、"文而化之"却从不止于危难.......这就说明——文化,从来不仅仅是时代特征,背后潜藏的是:人、民族本有的、共有的力量!!这不仅仅是思想的光辉、也不仅仅是理性的光环!是一种超脱于制度、政统之外,通过积累而来的精神力量,从统治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是一种精神统治的力量,但他绝不屈从于统治者!当满朝文武只知道,想当年的时候.........代表的仅仅是危难时刻即将来临!个人、民族,从来不能忘本!客观上,也不可能忘本!对于中华民族中的个体,这个“本”不仅仅是一句“我是中国人”或其他的豪言壮语了得的........
        正如:玩音响的时候,我们可能千万次的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声音吗?而最终却可能不能回答“我要的是什么声音?”——当我们不知道身在何方、往何处去的时候,常常如此。
TOP
29#

csdam 在 2006-7-17 2:31:26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Come on !

莫非這帖子就這樣給小弟搞成了 Ending 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非也,老表的文字,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先是“果然专业”,后是我以为您老哥“为了讨论,连骈文都用上了”岂非要收我的口?
哈哈,哈哈哈哈,畅快!哈哈,别把老丁当老于了。

不过,千万别把日本作为文明古国来谈!当然,我不敢断言日本国古音乐的来历........
TOP
30#

呵呵,魂之离兮归故里,乡之望兮在远方  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