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记忆,随音乐共流淌——《绝对HI-FI》听感兼我的作业 [复制链接]

查看: 2730|回复: 4
1#
[upload=jpg]Upload/20066131635252445.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613164639646.jpg[/upload]
记忆是长驻于我们心中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逐渐地封存;经典的音乐则往往充当打开封存的记忆的绝好的钥匙,让心底的记忆随熟悉的旋律流淌。如果您和我一样生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如果您又恰巧和我一样聆赏了这张由广州ABC(国际)唱片出版、发行的《绝对HI-FI》,或许你会同意我上面的陈述的。

这张唱片中所选的曲目于我应该是很熟悉的,童年的记忆在熟悉的音乐中得以延续;于我而言,耳熟能详的不仅仅是音乐及旋律,更有深埋于心底的对于那个年代的认知、感怀乃至某种意义上的依恋、向往。一个精神至上的社会虽算不得健全,但相对于精神缺失、物欲横流的社会更能给人以希冀。特定的年代、传奇的音乐、永恒的追求;或许我们能通过这张唱片再次感受那个火热的年代,感受那个年代的火热的精神,感受我们久违却熟悉并依然向往的情怀。每当《红旗颂》那恢宏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的心便会被庄严、神圣和崇高所充溢,而这些恰恰是和那个特定的时代密切相关的,也是最值得我们去回味和依恋的。

唱片所收录的曲目堪称中国民族交响作品的精典,可我不觉得在曲目的选定上有过人之处;类似曲目的唱片并不鲜见,倒是对这些经典曲目演绎的选择颇见心性,经典曲目加特定的经典演绎才是这张唱片的魅力所在。《红旗颂》是由该曲目的首演者陈传熙与上海电影乐团共同演绎的,曲中所表达的庄严、神圣和崇高感在这个演绎中被宣示的淋漓尽致;李焕之的《春节序曲》在李德伦的棒下神采飞扬,热烈、欢快却不滥觞,感情之纯粹、真挚令人感怀。韩中杰指挥中央芭蕾舞交响乐队演奏的《红色娘子军》则高扬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大旗,《娘子军连歌》演绎得英姿勃勃、雄壮豪迈;虽说少了些女性的妩媚与柔情,却满溢着战士的坚毅和刚强。陈燮阳则将革命的浪漫主义在《白毛女》中贯穿始终,一曲《北风吹》让我沉浸在对心底记忆的回味之中。唱片中还收录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片段,虽说选用的是当代的录音,但演奏者俞丽拿、殷承宗的名字却使得这这些录音跨越时空融入到那个特定的时代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殷承宗录制的《黄河》,当很多人为了所谓的淡化政治色彩强行将作品从它诞生的时代中剥离开来时,我又在“保卫黄河”中听到了《东方红》那熟悉的旋律……。艺术作品是需要尊重的,而对艺术作品最好的尊重则是还其本然的面貌;这不仅限于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感。我想这也这是这张唱片所要表达的。

最初被这张唱片吸引是因为颇具韵味的装祯,以白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封面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绒面上的图案很有立体感,整体感觉高贵、典雅。至于这张唱片的录音,我没有比较过,在音响方面也没什么概念;不过我自己听起来蛮好的。美中不足的是唱片的文案上稍有瑕疵。或许唱片公司将其称之为《绝对HI-FI》是为了突出唱片的音响性吧,若能将艺术性及音响性有机结合是不是会更好呢?唱片内页的眉题为《绝对HI-FI—东方旋律》,感觉上也有些文不对题。再就是唱片上的喷涂的标题,《绝对音感》=《绝对HI-FI》?内外不一显得稍有凌乱。有些吹毛求疵了,只是希望能做的更好!

最后感谢ABC(国际)唱片,感谢E版和HIFI168论坛!
分享 转发
TOP
2#

谢谢太阳兄的精彩评论,100分+  。
唱片上的名字和唱片封面不一样是由于唱片印刷在前,封面设计在后,最后决定改用《绝对hifi》。
TOP
3#

精彩。我还有篇作业未交,争取周末补上,呵呵
TOP
4#

不错~~~~~~~~~
TOP
5#

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