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ny Rollins是典型的东海岸“炫”的风格,这“炫”不一定就是“猛”的意思,猛不猛看个人^_^.“炫”是指毫不掩饰地纵情纵欲,也同时指重视乐手的个人表现,这在古典中叫做“华彩”,在爵士中则叫大片大片的"solo". 这里顺便打击那些因听爵士觉得自己很小资、很有情调的人一下:Jazz原名“Jass”,英文就是红灯区的意思,爵士发源于东海岸新奥尔良的黑人区,结合了蓝调、灵歌、舞曲、非洲节奏融合而成,正好新奥尔良的密西西比河沿岸,就是当时美国最大的又开放的红灯区,所以爵士就成了酒吧里调情的最好的佐料,一边摇摆着、一边纸醉金迷着,爵士手鼓腮吹起荡气回肠、晕浪般把贝斯拖来拽去、像挥发喷薄而出的情欲般地倾情澎湃打着鼓,把现场气浪借助酒劲推向一次又一次的高潮,当你被煽情的两眼迷离时,形男索女这么一对望,马上就搂着抱着走出酒吧"HI"去了。
而与此相对的是西海岸的酷,酷就是英文“Cool”的音译。当人们腻味了东海岸无休无止的煽情时,一种节奏舒缓抒情含蓄一些的爵士,适合情侣间娓娓而诉,不要那样嘈杂。这时的西海岸的“Cool”爵士就应运而生,不要有个先入为主的意见,酷爵士就一定是哀婉缠绵或是想ECM公司出品的那种冷冰冰的感觉。倒是最荡气回肠的却是Drubeck西海岸专辑里的一曲“Take five”--那种晕浪的感觉,微醉里、足步依旧依然,心已然蹒跚。。。人们到酒吧毕竟是买乐的,谁都讨厌被别人的坏情绪或冷淡弄坏了自己的心情。所以“酷”爵士贴切点比喻就是一个会讲笑话的人把别人逗笑的同时自己是一脸平静的,所以美国当年的西海岸常可看到这样的情景:当整间酒吧的人都意乱情迷时,只有乐手西装革履打着领带,一脸无动于衷的正经,不紧不慢地“be-boppity-boppity-boo”。。。
一。Saxophone Colossus(1956)
Sonny Rollins与小号手Clifford Brown、鼓手Max Roach的合作可谓爵士史上最伟大的天才组合,若不是56年Clifford Brown的意外,他们肯定会一次又一次创出伟大来。这张Sonny Rollins的同期作品正是其当时的巅峰之作,也是由此一举奠定当时次中音萨克斯第一人的成名作。是典型的东海岸风格:你可以不是一个猛男,但你一定要足够炫,就是说你的思路变换与手指的快速移动要风驰电掣,一边在小节线之间翱翔、一边要以高超的技巧发出宛若天成的美妙和声,还要加上活力四射的节奏感、摇摆感,偶尔出乎意料的猛一下瞬间停顿、再忽然展开。所以东海岸“炫”的难度要求要远大于西海岸的“酷”。像Parker、科川、Dizzy Gillespie这样“炫”的乐手一直以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罗林斯Saxophone Colossus在这张专辑的演奏风格远不像封面那般威猛,而且他一向缺少我痴迷的Gillespie那种扬中又扬的“炫”又随出的悠扬,那种倾情尽兴的畅快,但罗林斯用千回百转连绵不绝的天马行空去恣意着、纵横着,那种现场灵感百出的即兴即情,所以这张不算生猛的碟确确实实是爵士史上的著名猛碟之一。本专辑的主打曲St. Thomas更是把这一风格的抒情发挥到极致,罗林斯虽不像“加农炮”那样源自心理的快乐,但不会像通常的爵士乐手般把忧郁作为气质,恣意挥发出噙泪的欢乐和惬意的惆怅。

二。Way Out West(1957-3)
Way Out West这张碟是很早以前还没有喜欢上爵士的时候,受CD圣经的影响当作发烧碟而买的的,书上介绍“Sonny Rollins吹奏萨克斯所表达的节奏感与动态令人一听难忘,而此碟十多年前名列TAS榜(当时上榜总共只有二、三十个)。皆因器乐的音色与质感都靓得惊人,用几可乱真来形容就差不多了”。
看到这专辑的封面打开开始听起第一首乐曲“I'm An Old Cowhand”时,不知怎么就蹦出一个形容词“铁血柔情”。百转柔肠的呻吟体现不出真正的至柔,而是硬骨铮铮下的“只是未到伤心处”。当鼓手Shelly Manne用绵绵不断的敲击声来模仿着马蹄声,罗林斯萨克斯在放纵着自己的心情,不是愁怨、不是忧伤,硬派中总用一阵又一阵迂回又缠绕的旋律揉着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前走的步履依旧依然,可心在蹒跚,天苍苍,野茫茫,风沙起,望故乡。。。。这首乐曲很少被人注意,远没有“St. Thomas”等脍炙人口,可当你静下心的一次午夜梦回,当乐曲的最后熟悉的主旋律又一次转回时,你已经举目迷漓。

三。Newk's Time(1957-9)

四。Night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1957-11)

五。The Bridge (1962-1)
The Bridge 是Sonny Rollins 58年第二次隐退后,1961年与吉姆.霍尔重组了一支四重奏乐队,这阶段受寇曼的影响,曲风更加生猛,而又随手一份随意。The Brideg 是多次再版的此阶段的代表作。
正是因为Sonny Rollins的这次隐退,才给了年轻的John Coltran机会,其实当时Miles Davis与1955年复出后与低音贝司手Pan Chambers、鼓手Joe Jones、钢琴手Red Garland重组五重奏时,最渴望拉入的Sonny Rollins正好戒毒并第二次隐退,于是乎老迈的无可奈何的第二选择使籍籍无名的科川得到了施展的舞台,从而成了一代更伟大的大师。
Sonny Rollins一生中就像个灵敏带有狐狸味的精灵,一闻到自己受到挑战并且独一无二的地位岌岌可危之前,就毫不犹豫地隐退,然后卧薪尝胆后的每一次复出都给人们带来了惊喜。这种小别胜新婚的狡狤,使其成为次中音萨克斯大师的常青树。

六。Next Album (1972-7)
1968年桑尼.罗林斯又第三次隐退寻找新突破,结果1971年带着R&B及流行新元素的乐风复出,72年出版了三次复出以来最为人称道的Next Album这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