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一些音乐图书 [复制链接]

查看: 27782|回复: 171
91#

李杭育也不过是挑些企鹅评鉴三星(带花)的碟谢谢罢了,跟不上最近几年的形势变化啦——另外,前两年还改头换面又出了一版新版的《经典唱片》,居然卖88元,摆明了还想再捞一票,现在在旧书店里3折也卖不动。
TOP
92#

部分是HK某唱片店送
还有一部分是在中图\广州或者关系比较熟的店家拿的.
TOP
93#

上山砍柴 在 2006-6-8 12:14:46 发表的内容
chenier 在 2006-6-7 22:58:18 发表的内容
大家知道《唱片经典》的作者--李杭育的名字的来历吗?


不知晓。作何解?



见于鲁迅著作《且介亭杂文》中的《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一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说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注:原文如此),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

但是李杭育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否出于此,要问李先生他自己。

砍柴兄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视野放至台版、港版、日版、以至于欧版、美版的音乐图书,那会象进入一个大观园一样的感觉。
TOP
94#

就是那个“杭棛杭棛派”?未必事实,但是这个猜想很不错。
你的“大观园”的主意不错,但是我的音乐书不多,尤其是那些贵的如港台版书,我很少买。所以看来“大观”不了。还有好些书,但是觉得没什么好说的,所以不帖了。
TOP
95#

chenier 在 2006-6-8 21:56:51 发表的内容
见于鲁迅著作《且介亭杂文》中的《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一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说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注:原文如此),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

但是李杭育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否出于此,要问李先生他自己。


李杭育的唱片经典曾经对自己买cd影响很大,但自从02年打人被判刑的丑闻后,对其人其书不再有任何兴趣。
TOP
96#

小小奴家 在 2006-6-9 12:01:52 发表的内容
angY 在 2006-6-9 11:01:34 发表的内容
chenier 在 2006-6-8 21:56:51 发表的内容
见于鲁迅著作《且介亭杂文》中的《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一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说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注:原文如此),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

但是李杭育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否出于此,要问李先生他自己。


李杭育的唱片经典曾经对自己买cd影响很大,但自从02年打人被判刑的丑闻后,对其人其书不再有任何兴趣。


怪不得
福州路上的文化商厦二楼打折卖他的唱片经典,只有38元/本


   书还是写的很好的。
TOP
97#

angY 在 2006-6-9 11:01:34 发表的内容
chenier 在 2006-6-8 21:56:51 发表的内容
见于鲁迅著作《且介亭杂文》中的《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一文: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说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注:原文如此),其中有一个叫到“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

但是李杭育先生名字的由来是否出于此,要问李先生他自己。


李杭育的唱片经典曾经对自己买cd影响很大,但自从02年打人被判刑的丑闻后,对其人其书不再有任何兴趣。


怪不得
福州路上的文化商厦二楼打折卖他的唱片经典,只有38元/本
TOP
98#

老版的《经典唱片》前几天在旧书滩上四元买了本
TOP
99#

上山砍柴 在 2006-6-8 11:46:45 发表的内容
唱片目录年年在变,DG这本要比上一年的后许多,也比晚一年的要厚一些。可见,这一年,德意志唱片公司的生意和底气都很不错。
同年的EMI的就薄得多了。

[upload=jpg]Upload/20066811464336333.jpg[/upload]
翻开几页看看?
TOP
100#

昨天因其他事情去了广州,当然少不了顺便去海印。
终于把这本买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中文参考书之一。虽然不习惯使用它的人用起来比较不方便,但是用惯了就好了。哈哈哈目前有卖。

[upload=jpg]Upload/200661110524073361.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