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注中国民族音乐之兴衰 [复制链接]

查看: 1292|回复: 1
1#

关注中国民族音乐之兴衰        
随着全球唱片业的衰落,加上许多西洋文化和现代科技对音乐的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及音乐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中国民乐的传承和发展到了一个崩溃的、刻不容缓的边缘,务实的、看得到的,除了雨果的老易在积极做点抢救工作外,包合国内相关部门、专业团体基本上处于应洐的处境,令人十分堪忧。殊不见,当许多稍有成就的中青年音乐家跨出国门与人交流时,都遇到了一个宭迫的问题:我们究竟要对别人说些什么,这些东西当中又有哪些是新的、独特的?我的看法:对于我们传统的东西的抢救、保护,任务很重,某种意义上继承胜过发展,千万不要拆了旧庙盖新庙,发展错了方向,个人觉得,是时候改变现在关于民族音乐的印象就是餐厅的一角的误解的时候了,穿着红旗袍拉二胡的现象让人看了真觉得很辛酸——这就是中国的民族音乐该走的路吗?当我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类似女子十二……等的时候,我都是情愿不听那些美妙的曲子!
中国的民乐历史悠远,上数到西周时期,当时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那时涌现了师涓、师旷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音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锣鼓、弦索等,演奏形式丰富多样。如今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我喜欢的民乐有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二胡曲《二泉映月》《康定情歌》《南泥湾》等,都是优秀的独奏曲目。
而在广东流行的《行街》(江南丝竹),《雨打芭蕉》、《走马》(广东音乐)用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的丝竹乐,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轻快活泼的情绪,好听!
[upload=jpg]Upload/20066514272101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651425110906.jpg[/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再上图[对不起!不让上了!]
最后编辑xiefu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