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海拾贝]献给喜爱巴赫的朋友!! [复制链接]

查看: 45819|回复: 257
21#

[upload=jpg]Upload/2006641947786008.jpg[/upload]

25.伟大的告别

海菲兹在他的告别演奏会上再拉巴赫,只有第三帕蒂塔是个遗憾。
TOP
22#

(待续)
TOP
23#

[upload=jpg]Upload/2006641755231718.jpg[/upload]

2.克莱默的版本

印象中克莱默只录了两次小无,一次在菲利普,第二次在ECM。这版总体风格可用神清气爽来形容。音色偏冷。注重的是层次感,强调的是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不论是巴赫的大无或小无,我个人有个偏好。我个人不是很喜欢那种风格柔美的类型,我喜欢朴素,沉稳,注重内在张力的演绎。对作品的解构,强调层次感等要素是我关注的……..也请听过的朋友一起讨论。
TOP
24#

[upload=jpg]Upload/2006641992732143.jpg[/upload]

14.霍普金森史密斯鲁特琴版

美国鲁特琴演奏家。1946年出生于纽约。青少年时期曾弹奏过吉他,并自学了鲁特琴。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音乐学,1972年毕业。次年至欧洲进一步深造鲁特琴,曾在加泰罗尼亚(Catalonia)随普霍尔(Emilio Pujol)、在瑞士随多姆鲍伊斯(Eugen Dombois)学习。1970年代中期起,在一些早期音乐乐团中演奏,他是 Hespèrion XX 乐团的发起人之一,曾与维奥尔琴演奏家萨瓦利有过10年的合作,这使他取得了丰富的室内乐经验。1980年代中期开始专注于早期弹拨乐器,包括比尤埃拉琴(vihuela)、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西尔伯琴(theorbo)、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吉他以及巴洛克鲁特琴等。鲁特琴版本的巴赫无伴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琴声清脆,轻重有度,听来别有一番滋味。
TOP
25#

[upload=jpg]Upload/20066419123498508.jpg[/upload]

15.米尔斯坦DG版

伟大的俄国小提琴家米尔斯坦的演奏具有贵族般的优雅气质,音乐中最困难的技艺障碍都被轻易地征服,细致的指法、精准的弓法,确保每个乐思紧密相连。米尔斯坦录制这套唱片的时候已经七十岁,高雅的气质与成熟的艺术性不论在分句、旋律的发展上都有极美、极高水平的演出,七O年代出版后被英国《留声机》杂志赞叹为「令人惊叹的演出」,企鹅评鉴更认为这是一个「最令人满意」的版本。
TOP
26#

[upload=jpg]Upload/20066419384160139.jpg[/upload]

23.帕尔曼的版本

帕尔曼这个版本是非常出色的,层次清晰,有血有肉。但与最顶尖的版本相比可能内涵稍欠深刻。
TOP
27#

[upload=jpg]Upload/2006656383116790.jpg[/upload]

13.梅纽因的版本

与海菲兹旗鼓相当的犹太裔小提琴家,他的巴赫小协演奏亲切而诚挚,清新而脱俗,出色的手指技巧和雄浑美妙的音色风格,是他的个性特征所在。梅纽因曾两度来华,提携年轻才俊。 梅纽因曾这样谈到巴赫的音乐:我演奏了一辈子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其音乐之纯洁表达了我们最高境界的伦理道德,我们最高尚的品行,我们最圣洁的情感。巴赫的音乐使我们摆脱低下的自我,他以一个与自己和神和谐相处的人的身份向我们娓娓诉说,并且反映了一个建立了信仰和安全的社会的韵律。这是雄踞人类发现与发明之颠的音乐。
TOP
28#

[upload=jpg]Upload/20066417101730884.jpg[/upload]

3.克莱默在菲利普这版也非常出色。我觉得菲利普这版和ECM那版是难分伯仲的。这两版好象用的是不同的提琴,记不得了。那位朋友说说?
TOP
29#

[upload=jpg]Upload/2006641905033911.jpg[/upload]

12.郑京和的版本

韩裔小提琴家郑京和可以说是女性小提琴家中最出类拔萃的巾帼英雄,她的巴赫无伴奏弓法精准利落,琴声纤细但柔韧绵密,优雅纯净且情感丰富,如此出色的表现即使很多男性小提琴家也自愧不如。也可以这样说:她的巴赫小无柔美秀气,有点顾影自怜,充满东方女性特色。而且至今没有别的女性小提琴家能超越,就是放在唱片录音的历史长河中,这也是最优秀且充满魅力的巴赫无伴奏录音之一。最令人遗憾的是:郑小姐没录完。
TOP
30#

[upload=jpg]Upload/200665624537085.jpg[/upload]

4.平诺克的版本

特雷沃·平诺克1946年生于英国坎特伯雷。1963-1967年间入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主修羽管键琴和管风琴,均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1966-1972年间他加入了Galliard三重奏团,这个以17、18世纪欧洲宫廷舞蹈命名的团体的演奏也以那一时期的作品为主。1973年对平诺克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年他组建了英国音乐会乐团,自任指挥兼羽管键琴手,仍然以演绎17、18世纪的巴罗克音乐和早期古典时期音乐作品为主。适逢这一年英国隆重举办巴赫音乐节,平诺克和他的乐团在音乐街上崭露头角,即使是苛刻的英国乐评界也给给予他们相当的好评,从此逐渐奠定了平诺克和英国音乐会乐团在巴罗克音乐演绎方面的权威地位。古乐器对巴赫来说是最合适的,对演奏巴赫音乐的平诺克来说当然也就是最合适的。平诺克的指挥和演奏既具有德国式的严谨,又具有英国式的清新和优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