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D版位指南 [复制链接]

1#
早在半年前就已完成,种种原因,至今才发上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至于,对版本不屑或更甚者,大可不必在意他的存在!
也请论坛上,资深烧友们指点,如有错误更需您的帮助,谢谢!
由于本人现居德国,也说一句在国外人们对待CD的态度;据我了解,一般人不是追老版的,而新CD卖家要贵于国内,反而是能在一些二手CD店买到一些较国内便宜些的老版CD,有的品相还不错。据我了解,还是亚洲人比较追求老版CD,当然,肯定有它的道理!
下面就是我整理编写的CD版位的指南,涉及了大多数主流品牌;由于图片较多,论坛发图麻烦,故只是纯文字版。如果您有兴趣,我也制作了完全PDF版,您可以下载保存,慢慢观看,谢谢!
回复下载完整PDF版本
***** 该内容需会员回复才可浏览 *****

废话



上穷碧落下黄泉 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

很多人都用这两句来形容爱情,单是那份遗憾的美,也都羡煞常人。
或许,我们太沉迷于某件事物,执着的追求,最终都陷入无法脱离的或根本不想逃离的泥潭。
收藏,是门学问,同时也是人类占有欲的体现。有人为此倾家荡产,终生乐此不疲。对于收藏的东西,更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从最常见的集邮,到爱乐朋友钟爱的CDLP总总而生,林林而群。中毒深者,与偏执狂无异;若你家财万贯,又收集很多稀世珍品,就会被冠以某某收藏家的美名;若你贫困潦倒,变成了玩物丧志之徒,为人所不耻。
即便你心里爱乐,随着收藏与日俱增,也会渐渐吞噬你的赏乐之心,你会发现听片速度远不及收片速度,更不必讲整理收纳的工作。这便是经济学中经常提及的边界效应。

如果,上面这些你都明白,还是义无反顾的话,那么欢迎加入。

最后编辑贝多疯 最后编辑于 2011-02-24 06:02:16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10/9 11:02:19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意义



话归正题,收藏CD(这里主要都只老版CD)有没有意义?有些人说,老版音质好,制作精良,便以更好欣赏音乐;也有人说,老版有感觉,历史的感觉。再加之物以稀为贵,一时间老版CD洛阳纸贵,有市更有价。
先发一篇台湾友人苏友瑞的文章:(此人极为推崇法版)

这个讨论串来谈唱片的版位 <== 就是CD不同时期的压片、LP的各种版本。

基本上,当然是『耳听为凭』,但是,音响系统与音乐聆听者不同的主观取向,却很有可能让『耳听为凭』变成各说各话。

我个人主张,能够正确地辨识版位问题,表示他有能力逼进如临现场的音响系统,并可以捕捉到古典音乐欣赏中重要的『音色艺术』。理由很简单:很多版位,尤其是 LP 的重刻片与 CD 的『新转录方法』,往往是为了让低价错误音响展现出音效的快感,与『音响是为了重现现场并捕捉音色艺术』的个人目标是完全冲突的。因此听地出版位不同,极可能表示你的音乐与音响的目标与我是一致的,这样子才不容易各说各话....

话说回来,我实在很惊讶『别的网站』有那么多音响硬件超过二十几万的人居然辨认不出版位的听感。怪不得谈到音响硬件总是很容易各说各话,因为连唱片最原始的讯号差异都听不出来,怎么可能有客观的讨论?

当然,我的结论仍然是『耳听为凭』,但是这绝对不是主观的感受,而是不同年代的转录方式,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所以没有简单的通则可以一概而论,所以只好说『耳听为凭』。

以下先从唱片历史谈论大方向,再处理一个谈到唱片版位最容易出现的伪善问题,然后再来讨论不同的CD唱片版位。
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历史演变论

  本来尝试想讨论『古典音乐CD唱片低价化』的现象,但是越思考、越发现存在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可以带出很有意思的古典音乐文化现象。当然这篇只是游戏之作,不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多个几年或少个几年、写错人名、写错厂牌名......通通可能发生。

  古典音乐唱片出版现象的历史溯源,我想可以从 EMI 的李格一统江湖谈起,约是50-60年代。这时是一个『黄金时代』,水平高超的演奏家多得要命,厂商可以自由挑选他想要、他偏好甚至他利益所在的演奏家。所以无论有多少商业运作或丑闻,制作的唱片就算不够满意也往往是极高水平的成品。这么容易产生好产品的年代,我不论道德是非只论成果效益,故称为『黄金时代』。

  再来是70-80年代,古典音乐几个大厂的情势明朗,我称为『青铜时代』。这时仍存在50年代大师教出的不少青出于蓝的继承者,每个演奏者都要向先师挑战:他如果不能演奏出另一种绝佳的诠释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大厂商如何推销他的商品?于是,在这种时代,无论是何种演奏传统的训练,演奏家总是费尽心思去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诠释方法。以我个人主观而论:DG的吉利尔斯、拉撒路四重奏团,PHILIPS的圣马丁弦乐团、布伦德尔,CBS 的顾尔德,通通算是这个『青铜时代』的产物。同时间,以古乐器演奏为号召的演奏也开始出现,所谓『回到作曲家时代的声音』那只是一种特色,通不过理性的论证。但是,的确也走出一条创新诠释方法的路线。

  再来是90年代,新发行的唱片之获益仍大,但是如何吸引爱乐者购买新出版的唱片?于是进入『星光时代』。这时诠释的创新己经无能说服人了,明星的塑造成为主流方法,诠释的怪异也是另类选择。当然,演奏家本身的外表一定要有特色:特别美、性感、丑、甚至特殊残疾,通通可以成为卖点。这种现象跟好莱坞己经相去不远,故称为『星光时代』。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以上是主流的古典音乐厂商之写照,非主流的厂商当然就不一定了。从这种走向看来,唱片小厂在青铜时代与星光时代还可以放手一拼,到了微利时代大概就只好认输了。于是小厂商倒得倒并得并,最后留下的小厂商自有其独以存活的特色,其中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音响效果』。

  因为,只要对音响效果稍稍敏感一点,非常容易发现『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有一种令人非常不舒服的『躁感』,让『长时间听音乐』变得非常不舒服。除非你的音响系统把这些躁感通通修饰掉,否则长期听音乐变成很不舒服的事。在我的体验中,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即使是低价音响系统照样会出现。

  于是小厂商的唱片有了绝佳卖点,就是直接诉人性最原始感官的音响效果。不管是走录音不修饰的美好时代唱片还是走修饰明显的 RR、TACET等厂牌,它们共通的特性就是尝试让长期听音乐变成很舒服的事。

  十多年前我可以用手提音响加耳机大声听当时贵死人的吉利尔斯与拉撒路四重奏团,连续重复听三十几次也不会『躁』;而现在『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却是听一张『躁』一张;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你说是我十多年前音响要求低吗?十多年前不是没有买过超低价唱片,例如我最爱的唱片之一:DG的肯普夫演奏贝多芬 OP.126 与其它钢琴小品集;它当年才200元一张,超级低价,但是偏偏一点『躁感』都没有!

  很明显的,低价化唱片带出来的是人类原始感官的不舒适。

  低价化CD唱片让很多人以低门坎进入古典音乐大师的世界,这是绝不可抹灭的优点;但是它是否也同时毒化热爱古典音乐的原始热情?那种违反感官的躁感会不会进一步让古典音乐成为理智上的热情而非感官上的真正享受?明明很躁,就是要说它是好唱片(事实上大师的演奏也的确非常好);久而久之,古典音乐不是听觉感官的满足,而是理智上的说服,最后是不是导致口是心非的虚伪古典音乐欣赏者增加?

  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社会学现象,很可能走向悲剧,需要的是摆脱流行观点的有识乐友共同承担!
从唱片版位问题谈古典音乐的一元化现象

  前文提到: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这里牵涉到的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唱片的硬件版位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对象,并演变成商业价格飞涨。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的走向,好坏且先不论;然而从中看到很令人警剔的文化缺陷问题,却可以好好谈论一下。

唱片版位的直接听感:

  LP(黑胶唱片)与CD都有第一版(首度发行)的唱片音质普遍较佳、高价版胜过低价版过现象,只是凡事当然都有例外;所以我倾向体而直接地比较,耳听为凭。例如,EMI FRANCE 录音的卡拉丝在巴黎之《卡门》,西德版 CD 全面大胜荷兰版。EMI FRANCE的马替农与 ORTF 之圣桑交响曲全集,荷兰版小赢目前贩卖的红与黑双片装CD。EMI FRANCE的契可里尼与巴黎交响乐团之圣桑钢琴协奏曲全集,却是纸盒大全集版小胜荷兰版。DG的大花版与EMI的GROC版是极烂的转录,但国内LP版位专业实力居首位的爱乐唱片大花陈先生却以他的音响系统向我证明出,美国制的GROC版听感极佳。

  总之,这种『版位问题』当然不是黑白分明的法律原则,必须诉诸爱乐者最直接的听感。听不出来,对单纯的爱乐者不见得不好;但是如果要评论『音色』艺术或『录音』效果,听不出版位问题的现象就必须自我警剔了。理所当然的,收集好版位唱片的人,也会有人听得出来而有人听不出来;听得出来的人花大钱收集版位,当然天经地义;听不出来的人被批评白花钱玩物丧志,也算合情合理。这本来是很简单的原则,但是在『圣俗二分』的媚俗文化上,却被扭曲成自居为圣的问题。


玩物丧志还是自命清高?


  随着LP的首版唱片价格飞涨,CD德版唱片价格不菲,很快地出现一种:『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这种论调当然有几分真实,每个领域一定都有欺世盗名的人。但是,使用该领域的欺世盗名者来一竿子打翻船是一种『圣俗二分』的诡辩;简而言之,只因为唱片价格不合理就全面否定追逐唱片版位好听的意义,只是一种自我标榜、自居为圣而己。我曾一再看到『花几十万元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买一张几仟元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的荒唐故事,主角当然是虚伪的追求名利;但是这么明显偏差的言论却可以得到认同与支持,呈现的就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一元化思想。

  回到问题的本质:『究意不同的CD唱片版位(或LP),我到底听不听得出好坏之别?』这个问题之答案当然是主观的,但是对于『个人』却是客观的。如果你能努力让自己训练出分辨版位好坏的耳力,当然是让自己音乐艺术的素养提升了。如果你能努力『经验到』不同版位没有好坏之别,再建构理论证明不同版位听感的来源,那当然也是提升自己艺术鉴别力的好方式。

  所以,一开始我们要强调的就是『直接听感』:EMI FRANCE的卡拉丝在巴黎的《卡门》,西德版 CD 全面大胜荷兰版。这是在我的三万元级鉴听式音响经验中的现象,随便怎么A B TEST都一定正确无误;这就是对我来说客观无比的『直接听感』。

  这种『相对客观』的『直接听感』有何意义呢?至少对我自己来说,追求好音质版位的唱片,不是为了音响效果,而是为了『对音乐忠实』。


对音乐忠实:

  要追求音响效果,录音的科学技术是永恒向前进的,再怎么好的原版录音,论音响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新天新地林主惟先生代理的那些现代录音科学下的艺术级唱片。

  今天追问硬件版位,是因为有些梦幻的音乐演奏己经不复存在;例如说,对我主观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乐团可以比得上巴黎四大乐团之三(巴黎音乐院乐团、拉慕鲁乐团、柯隆内乐团与帕度鲁乐团,可惜至今找不到帕度鲁乐团的录音数据),所以任何能帮助我『更清楚聆听到巴黎四大乐团的演奏效果』之手段,就算花大钱也通通舍得花下去。所以从『对音乐忠实』的立场,追逐唱片版位有它一定的客观意义。若是太早就一元化地全盘否定这种客观的『直接听感』,小则丧失增进自我音乐素养的机会,大则沦落成『花几十万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玩几仟元的唱片』之虚伪徒众。

  『直接听感』是最重要的;能够发现不同唱片版位对音乐欣赏影响,绝对是增进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可行途径』,值得真诚的爱乐者费心于此。

  结果,只要扣上『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就可以看到一堆音响硬件几十万的人自命清高地宣称他不屑玩此等商业炒作游戏;这只有可能两种答案:第一种是他们几十万的音响居然听不出有版位差别,原来他们的音响硬件就己经是虚伪商品了;第二种是他们听得出来,却藉由圣俗二分的习性来自我标榜、自居为圣。无论那一种,都毫不留情地暴露出没有把音乐放在第一,而把自命清高摆在第一的『伪装爱乐者』之真实现象。


真正的、真心的尊重知识:

  只有一种人批评高价版位现象是可以被尊重的,就是家境清寒却热爱古典音乐、只能用烧录或下载MP3与手提音响来接近音乐心灵的单纯爱乐者(嗯,我曾经是如此啦!)。这种最单纯的音乐心灵免不了在音色艺术的视野会受限,却是唯一可以无愧地提出唱片版位价格不当的诚实者。

  为什么不能单纯地欣赏古典音乐?这是我们文化深层的严重问题:永远把个人修行境界摆第一,从而无法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的真善美。所以无论是唱片问题、录音艺术问题、音乐欣赏问题....有品的人追求逍遥境界,没品的人追求修行美名,最后永远是把古典音乐真正的艺术美感摆在第二位。脑筋快的商人当然可以动这种手脚:前阵子的波哥雷黎奇钢琴会,一堆不知所云的非音乐之境界赞词,岂不是下了最好的脚注?

  真心的、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避免个人的圣俗二分习惯轻易掩盖掉真实体验或正确知识,何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是如此的艰难?


一元化的社会现况:

  于是,如果真的听到了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演奏家、最好的音响,我们的文化习惯会是『立刻承认这个事实现象』?还是『立刻以各种非音乐的理由拒斥』?很可惜的,无论是古典音乐的真实面貌,还是客观的音响科学,通通出现后者这种糟糕的一元化现象。结果,『古典音乐的流行观点』成为最不容易被打压的意见,反而各种有深度的非流行观点最容易受到非音乐的批评与打压。

  其实,古典音乐的唱片圈是远比流行音乐更加追星化的;这不是个人音乐素养的问题,而是根深地固的一元化思想,导致彻彻底底地拒斥直接听感而强调非音乐的理由。

  能摆脱这种一元化的宿命吗?
这里仔细描述一个具体案例:

===========================
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
==========================

若是要具体提出实例,我目前记得最清楚的是:

富兰梭瓦与克路易坦和巴黎音乐院乐团的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EMI FRANCE。

原始最早版(法国版)当然完全没问题。
再来是德国版,ebay上抢得昏天暗地...:p
再来是荷兰版,表现也佳。
再来是EMI最惨烈的GROC号称全新转录技术的大烂版,是不会『躁』,但是高频细节通通消失了。
再来是红与黑低价版,奇了!可能是EMI FRANCE原厂监制,甚至比得上德国版。
最后就是我上诉的纸盒装大全集,『躁』得非常明显。

具体的案例在于:把左手钢琴协奏曲分成三个乐章,从第二乐章转第三乐章连续出现三次最强烈的管弦乐合奏,『钹』声高亢震响。OK,就是这里。

如果是法国版、德国版或是红与黑版,钹声高亢嘹亮,几团被带着直冲云霄,充分表明这首钢琴协奏曲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协奏曲之一!

如果是GROC版,咦?出现一个不刺耳的声音,但那倒底是三角铁、钟、还是钹啊?

如果是纸盒版,掩耳而逃,快快按快转跳过这一段....

以上听感,无论是使用我最早的三万元音响,还是现在的三十万元音响,还是在朋友家中的千万音响,只要不是修饰美声取向的音响,通通都可以得到类似的听感...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法国版与德国版,我个人听起来感觉,法国比较『杀音响』,遇到美声系统会比较差。但是如果在我的鉴听系统听起来,法国版是胜过德国版不少。

再谈一个范例,是我在另一个讨论串提到的PHILIPS之 I MUSIC 的
《四季》。

我分别比较:

1991 版.....就是 PHILIPS 应有的美声啦!

1997 纸盒版,9 张CD装在烂纸盒,每张CD唱片用纸袋子装....跟上面差不多耶!大家要抢可以抢这个版位就好。

2002 中价位 96K/24BIT 转换版......中价位?烂中之烂,高音不正常,低音混浊,中频跟着摆烂。买到衰到,幸好我没有买,这张是朋友的...
TOP
3#

曾在网络上遇到挑战,有人认为:



引用:


『NAXOS这家公司。而他们所用的方法并非改变唱片的材质或录制方式,而是以廉价的东欧乐团来取代那些过度商业化的西方乐团作为合作的对象。

但平心而论,这些东欧乐团的演奏水平一点都不会比西方的明星乐团逊色。

NAXOS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就像今天风行欧洲的廉价航空一样,在历史上应该被记上一笔的。』



但是依我个人看法,『NAXOS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这种论述,前提是『古典音乐只是随便听听就好』的态度...

  『东欧乐团的演奏水平不错』这是事实,但那是『地板效果』;真正的原因是『西方的明星乐团』绝大多数都很逊,所以随便找一个东欧乐团就能轻易打败他们也不足为奇。

  等我真正学会了判断乐团的好坏、指挥的能力、大乐团如室内乐般的合奏能力与调和感之后,要在这种跨国资本主义式的低价化唱片找到真正顶尖的乐团或演奏家,几乎是完全不可能。退而求其次谈录音艺术,为求低价化当然一样找不到
──
或者说,要找到良好录音当然有可能,但那要尝试多少次才可以摸到一次啊!为什么听音乐变得这么辛苦?

  『低价唱片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这种论述如果成立,同理可证,网络bt下载与借唱片烧录,当然『更有普及的贡献』!这部份不是我关心的话题,留给别人去伤脑筋... 事实上,浏览网络上的古典音乐下载区,照样是低价唱片、明星唱片与厂商吹捧而技术极差的烂唱片。换句话说,低价或下载这种『普及性』从来都不能带出真正有意义的音乐分享,只是让流行变得流行、媚俗变得更媚俗。

  我假设会来这里阅读我的落落长文章之读者,应该不满足于『古典音乐只是随便听听就好』,而是希望『听古典音乐能得到艺术心灵之提升』的进阶态度。就此而论,我在这篇文章与其后之响应讨论,都表明了这种低价化唱片对古典音乐欣赏能力是绝大多数有害的,最严重的是彻底地伤害音色艺术的欣赏能力。结果直接造成,被明星演奏家的怪异线条营造迷惑,听不出他们的基本音色己经有问题,当然就只能继续停留在『西方的明星乐团或演奏家』的层次了。

  同样的,使用低价化唱片来欣赏『音响艺术』,讯源己经不正确了,后面再使用多昂贵的硬件,怎么可能意义?

  我不是说高价就是好的,只是低价化过程导致我们必需花更多心血、精神与力气去『辨认』地雷片;就像我之前所写的,富兰梭瓦与克路易坦和巴黎音乐院乐团的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如果只听低价100元唱片,完全听不出演奏水平,也无法辨认该曲目的音色艺术,更听不出那是伟大的录音艺术。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给我400元保证不会乱搞的高价唱片;省300元却毁了我对该唱片的艺术评价,这种钱不省也罢!

  当然了,这些论点的前提是『古典音乐不只是随便听听就好,希望能得到艺术心灵之提升』的进阶态度。

  而对于爱好音响的发烧友,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低价化过程导致我们必需花更多心血、精神与力气去『辨认』『音响效果的地雷片』。如果说音响的目的是要轻松听音乐,那这种导致常常听到地雷的情况,实在一点都不能让人轻松呢!
(正文完)
下面摘录一些作者在回复帖子的观点:
很赞成音乐出版品『应该』区分成『不重视音响效果』与『重视音响效果』的分类。不重视音响效果的,直接变成最薄利多销 mp3 付费下戴。重视音响效果的,使用最正确的CD或LP或其它载体来贩卖。

这样子想要得到最好的音响快感,就不会求救无门了....

不过现在市场的趋势是这样:跨国厂牌的唱片,即使是高价标榜发烧,仍然是『不重视音响效果』。反而有很多地区小厂,包括台湾的金韵奖LP、法国小厂、德国小厂....才有真正的『重视音响效果』的唱片。一张400左右价格也不至于太贵,偏偏跨国之后就买不到...

我去年在莱比钖买当地小厂RODEUXXX出版的莱比钖大教堂合唱团与忘了名字的乐团,演奏莫扎特之安魂曲与巴哈之受难曲;录音之好,惊人动地,一点都不像我骂到翻掉的DG录音;更何况演奏水平之高,更不是商业化的柏林爱乐或维也纳爱乐那种只有第一小提琴能听的糟糕水平。

所以『重视音响效果』的唱片不是没有,只是良驹易得伯乐难寻....

呵呵,在这段中,作者把DG和世界排名前2的乐团骂成猪头,呵呵。。。

重视音响效果后,常常发现『只要是号称有助改善音质的转录技术,通常都会变得很难听』。例如 EMI 的 ART技术,发生在 GROC世纪原音系列:
皮耶‧戴沃、乔治‧普黑特(指挥)音乐院音乐协会管弦乐团 / 浦朗克:大键琴、管风琴与双钢琴三首曲 EMI GROC世纪原音系列。
普浪克:协奏曲集/管弦乐/圣乐(EMI France)

两者一听之下,后者的乐团各种乐器声音与管风琴是和谐地溶在一起,彼此声部突显相当,非常美的一首音色艺术极致的好作品。

而前者,不知道是啥转录技术,管风琴声部时大时小,小提琴时大时小。更好玩的是,管风琴模拟木管与铜管音色时,音量居然被夸示地浮突出来;也就是说,好好一台管风琴,被拆地四分五裂.....

太可惜!这是梦幻演奏阵容:个人认为世界最伟大的乐团之一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指挥素质极佳的 Pretre,超级管风琴大师杜吕飞,再加上超级可怕的发烧录音.........居然因为一种『宣称有助于音质的转录技术』,黄金变成垃圾.....

然后,两者价格一比,垃圾的价格还比黄金贵....


昨天又重听了 PHILIPS 的 LP






这一串讨论下来,多是谈到 PHILIPS 的唱片;其实虽然很多人觉得 PHILIPS 的唱片录音『比较有音乐性』,但是依我个人听感,基本上录音是不够正确的:也许好听,但是后制乱搞,音色不够平衡。

当然,越是新版转录,越是超级乱来,越是不能听....

昨天想听拉威尔的钢琴三重奏,是去大花陈那里买的一张 PHILIPS 荷兰版 LP,美艺三重奏。播放之后吓了一跳:怎么可能,PHILIPS的录音怎么会如此定位明确、音质正常、非常地HI-FI?

我没有这张 LP 的老版 CD,新版只有更烂无法比较。

于是翻到背面,是拉威尔小提琴奏鸣曲,葛鲁米欧演奏。他的琴音我太熟悉了,而且手上有很多他的第一版CD,虽然曲目与
录音皆不同,还是可以比比看。

没错,这张首版LP的葛鲁米欧实
在有够 HI-FI,完全彻底地超越了先前的任何老版CD,难道又发生 LP 干掉 CD 的事件了吗?

于是我拿出据大花陈说一张好几仟元的第一版葛鲁米欧与哈丝姬儿之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1958的立体声录音。一放....嘻嘻....我的CD一点问题都没有....

PHILIPS 的 LP,高频不够直接,细微的音色细节有所压抑;但是相位失真极低(模拟音源的优势),所以音场的深度行进感当然赢CD;中频丰润是优点,不过我自己当然还是偏好比较 HI-FI 的CD声音。

这下子真相大白了,原来 PHILIPS 的『录音』本身相差十万八千里!就以葛鲁米欧与哈丝姬儿之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而言,录音水平之高,完全不是其它PHILIPS可以比的,说不定是有史以来PHILIPS最高水平的录音。 ==> 怪不得首版CD最贵!

真的,录音决定一切。
TOP
4#

正文





80年代初期,作为SONY和Philips的重要研究成果,CD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音乐世界。短短30年间,出产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而CD30年的发展历程,则是CD爱好者和收藏家乐此不疲研究的主题。
本文意在打开爱乐朋友们的音乐收藏之门,对于入门者或多或少有所帮助;且抛砖引玉,寄希望高人出面谈经论道。在此声明,本文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谢谢各位无私的网友。

第一篇
宝丽金集团(DG,Philips,Decca)

最早的CD压片厂在日本和当时的西德,而宝丽金这3大品牌早期的CD全部都是西德压片,这也是最受CD爱好者们追捧的版本,一如LP迷们最爱的英国头版。
其实所谓银圈是因为早期CD生产工艺的缺陷使的CD的内圈和外圈必须用不同的材料,然后再拈合而成,后来工艺改进后就不用这种工艺了,说白了银圈只是代表了一种不成熟的CD生产工艺。
尽管如此,为什么银圈的老版CD炒的那么热呢?我想,原因有3:
1.
物以稀为贵,无论收藏什么都是这个理,再加适当的炒作。。。
2.
音质好,这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原因。好在当时德国人做事认真,压片设备先进,好在用了纯度很高的银,更好在转录的时候没做过多的修饰(这是现在的CD被指责最后的地方)
3.
收藏的满足感,或说收藏欲的实现,品位的独特

那么,如何分辨CD的版本呢?
无外乎,封面,封底,CD印刷面,CD内圈

先看一下比较简单的标识,CD的底封会标注的信息,在CD编号的后面

DG
正价唱片: GH、AH, A即ARCHIV的缩写,ARCHIV是DG专门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子公司。
中价唱片: GM、AM,另外它的以下系列:GOR 大禾花(THE ORIGINALS)系列,GDO 档案(DOKUMENTE)系列,G|GA 画廊(GALLERIA)系列也都是DG中价位唱片。
廉价唱片: GB、AB、GR

DECCA
正价唱片: DH(DECCA)、LH(LONDON)、OH(L'OISEAU-LYRE)(DECCA专门用仿古乐器演奏作曲家作品的一家公司)、ZA(ARGO)
中价唱片: DM(DECCA)、LM(LONDON)、OM(L'OISEAU-LYRE)、DA(DECCA BALLET GALA)、DWO(DECCA "WORLD OF" SERIES),DCE(DECCA CLASSIC SOUND SERIES)、LPF(LONDON PHASE FORU SERIES)
廉价唱片: LRX(RELAXATION SERIES)、DEC(ECLIPSE SERIES)、LC(BOX SETS)
特价版:DX:Decca,DF:2 for the price of 1 — Double Decca 小双张系列,LF:2 for the price of 1 — London,OF:2 for the price of 1 — L'Oiesau-Lyre 琴鸟,DL:2 for the price of 1 — Decca Legends 传奇录音系列,DSR:low top price The Singers 歌者系列。

PHILIPS
PHILIPS的唱片封面有一个特点,唱片靠上方都有一条横线,根据这条横线的颜色也能判断出唱片的价位。金线为正价,银线为中价。另外,Philips推出的水星(Mercury)Living Presence 系列也属于中价唱片。PH为正价,PM中价,PC廉价(ps是盒装的编号,价位是中价的)

BMG RCA
RCA的LOGO就能判断,正中廉分别为红封印,金封印,银封印

EMI
EMI公司是另外一家国际化大公司,在商业上它没有环球有影响,但它拥有一大批珍贵的历史录音。
正价唱片: CDC/CDS (CDC一般为单张唱片,CD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
中价唱片: CDM/CM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CDH/CHS(一般是二张以上的唱片)/ZDM,中价唱片中有好多成系列的,象:英雄(HEROES)系列,它收录了单声道时期许多杰出的歌唱家的录音。象:斯基帕,吉利,卡鲁索等。而它的历史录音(REFERENCES)系列除了歌唱家外,还有比较早的钢琴大师,小提琴家,指挥家等等,同属于中价。EMI专有一个萨尔兹堡(SALZBURG)音乐节的现场系列,(SALZBURG EDITION),EMI的世纪伟大录音(GREAT RECORDINGS OF THE CENTURY)系列、卡拉扬(KARAJAN) EDITION、克伦贝勒传奇(KLEMPERER LEGACY)都属于中价。
廉价唱片: CDB/CDZ/CZS
超廉价唱片: CES/CDR,在这一档中比较著名的是红线(RED LINE)系列。

CBS SONY

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应该不长,因为85年美国开始压片,88年被SONY合并,命途多舛啊。编号为M(n)K。n为字母或数字,代表一些含义。

到了SONY时期,编号基本为:n的作用同上
正价唱片: S(n)K

中价唱片: SM(n)K
廉价唱片: SB(n)K

其他系列:
每个品牌都会有许多系列,比如DG的master,编号就是GMA,box的就是GX,。一般看制作精良程度就知道是中价还是廉价了,Decca的weekend classic就是个很有名的廉价,制作也非常简单。再比如Philips的Silver line 银线系列就是PSL,classic concert系列就是PCC,musica da camera系列则是PC

先解释几个概念:
完全银圈就是碟面反射层一直做到碟片扣口内侧,俗称银芯,这样的碟一般都是唱片业早期发展起来的见证。
凡是反射层仅到扣口为止的都称为满银圈,俗称铁芯;
未到扣口而覆盖了码圈的都称为半银圈,留出了大约2mm的空隙。
不覆盖码圈的一般就是塑料圈了,镀银只做到离CD扣口还有1cm的地方(现在的新碟都是这样的)
94年之前,均是无码的(IFPI码)

AAD: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字制碟的CD制作技术。
ADD:模拟录音,数字混音,数字制碟的CD制作技术。
DDD:数字录音,数字混音,数字制碟的CD制作技术。

首先,先看一下总体的发展流程:
最早的银圈唱片压片信息是印在CD正面的,背面内圈可无IFPI和压片信息,后来才慢慢印到内圈。
1.
84年以前,盘面上面印刷的是MADE IN W.GERMANY。满银圈,无字
第一批的CD少数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生产线打上了made by Polygram,而不写产地的版本。
2.
84-85,盘面上面印刷才改为MADE IN W.GERMANY BY POLYGRAM。属于宝丽金第二批压制的CD,也属于首压片的范畴,据说是碟片制作完成以后才打上扣口,片基很厚实。至于编号则不怎么确定,一般都在41X XXX-2以前,-2代表其为CD制品。(-1则代表LP,-4则是磁带)
一张CD的版权页要是1982年的,而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  BY POLYGRAM的,一定不是1982年的首版。同样满银圈,无字。
需要解释的是,无字的概念是说,CD的内圈没有压上去的字,只有激光打上去的CD编号,编号后面会有一个两位的数字 比如01 就是指第一次制作(类似于书的头版头印)
前两种都被称为西德无字银圈版
3.
1985~1989年底,碟的印刷面上面是MADE IN W.GERMANY,满银圈,CD内圈除了编号,还有made in W.Germany by PDO的字样。
这是因为Polygram把他们在西德Hanover厂卖给了PDO (Philips and DuPont Optical,是Philips and DuPont共同持权的公司) 。然后PDO在美国加州,法国,英国都有建厂,所以就有了Made in UK by PDO, Made in USA by PDO. Made in France by PDO。而在这之前,只有西德和日本可以压片。
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不少二次压制的唱片,但同时也有不少的首压片,不过因为片基和制片技术依然传承宝丽金的衣钵,所以都是完全银圈,素质也是相当不错的,编号大约在 430 XXX-2之前。
这种被称为西德pdo银圈版
注:有一个罕见的内圈版本,即MADE IN W.GERMANY BY PDO HANOVER。这个内圈产地声明只用了一个月,就被MADE IN W.GERMANY BY PDO取代
4.
1989年底~1990年中,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PDO;(两德已统一,而生产工厂PDO未解散)
这种被称为德国pdo银圈版(据说PDO后期也会有少量半银圈)
5.
1990年中~1991,满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编号大约在43X XXX-2之前。
6.
1991~1992,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5和6是生产线从PDO改到PMDC之间的过渡时期,而从满银圈到半银圈,则是缘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因为以前的满银圈比较容易从内外边缘处开始产生铝膜脱落、氧化、腐蚀等现象。PDO在90年代初解散了,生产厂就还给了Polygram. PMDC全称是Polygram Music Distribution Co.. 。
7.
1992~1998,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PMDC;(据说接下来的PMDC版也有极少的满银圈CD,但银圈基本终结在92年)
这个时期虽然没有PDO那么好,而作品也多为二次压制,但是就收藏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的唱片毫无疑问是最具性价比的。编号大约在43X XXX-2至459 XXX-2之间。
8.
1998~1999,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这阶段是PMDC到M&L之间的过渡时期,如果想与5,6区分开来的话,很简单,看有码还是无码即可。后来Universal收购了Polygram。
9.
1999~2002,环球成功地收购了宝丽金,在早期德国和美国生产线还没有卖给EDC的时候,环球出的唱片是半银圈的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usic & Jazz,编号一般在46X XXX-2至47X XXX-2之间。后来就是半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L;
10. 2002~2004,胶圈,内圈字样made in Germany by Universal M&L;
我查了EDC的资料,最后从WIKI上找到,EDC是从04年开始接手环球的CD生产任务。
11. 后来PMDC德国部分和美国部分卖给了EDC集团(Entertainment Distribution Company)。 PDO UK卖给了Deluxe UK ,PDO France现在变成了Cinram France. 之后就是胶圈的德国EDC和最新的欧盟EDC,无须细表。

至于其他产地,则大体相同,如USA的唱片:
最早的是
银圈刻字 USA by PDO之后是made in USA 再后来
胶圈或小银圈刻字 USA by PMDC

其实,这基本上也是CD的发展史,当然会有不同,以上说的都是宝丽金(环球)公司旗下的品牌,下面就是其他品牌的一些情况。

对于Philips的CD,值得注意的是,PHILIPS最早的古典CD盘面是蓝色的,所谓BLUE FACE或BLUE LABEL。但这段时间不长,随后才出的是金线版。


对于银圈,必须要提到的是,不是每个厂牌,没有压片地都有的。大家若一味认准银圈,许多厂牌大家估计要竹篮打水了。
简单来说,银圈主要是宝丽金集团的。至于别的唱片公司,EMI早期欧洲版(比如西德版、UK版和瑞士版),美版的水星(水星被飞利浦收购),德版的RCA,我怀疑可能是和宝丽金同一家工厂生产。
TOP
5#

第二篇
EMI
简单的把EMI的唱片分成两个大时期,即天使版和无天使的有EMI字样的版本,分割线则是1991年。

在现在的二手唱片界,显而易见的是早先的天使版比较受追捧。但是可以说EMI的压片情况是最为复杂的,同样一张唱片,会发行很多个版本,直到把人搞晕为止。同样一张唱片,高价的,中价,廉价的,单张的,套装的层出不穷的发行不说,这些发行还往往同时并存。
高价的天使版,唱片编号是CDC74xxxx,唱片的制作比较用心。如下图所示:


我也见过一些编号为CDC54 xxxx和CDC75xxxx





中价的天使版编号以CDM76xxx为主,唱片封面相对简单一些,基本是艺术家的个人照片。


廉价版的唱片以CDZ开头,唱片制作最为简单。如下面这张:


套装的唱片,一般以CMS76开头,价格是中价的。也有CDS74,75开头的


虽然CD印刷为CDM76,但因为是套装,总的编号为CMS76,下面的例子也一样:


套装编号为CDS74


套装编号为CDS75

至于EMI的王牌系列References(参考)也是备受追捧。它同样有天使版和非天使版。此系列主要发行历史录音,异常珍贵。1991年之前的参考系列,同样有天使标志。参考系列的标号是CDH 7XXXXX


而对于套装的参考(2CD以上)编号是CHS7 XXXXX或CDS7 XXXXX


虽然里面每张的编号仍为CDH 7XXXXX,但整合编号为CHS7 XXXXX


虽然里面每张的编号仍为CDH 7XXXXX,但整合编号为CDS7 XXXXX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91年之前的天使版唱片,很多大师级的唱片(杜普蕾,大卫等等)不少都以中价第一次发行。而一些比较新的模拟录音是高价发行的。这跟国外的唱片市场有关。国外由于LP的大量存在,cd诞生初期,很多人不会画高价去购买本来已经很熟悉的老唱片了。所以唱片公司一般会把比较新的唱片来定为高价发行。
在1991年之后,EMI的商标改成红字的大EMI,没有了天使标志。天使时代正式结束。不过很多天使版的唱片一直在发行,直到现在。

到了无天使时代,高价唱片的编号一般来说就是一串数字


当然,还存在其他可能性,有人认为是EMI的乌龙,或许是处在新老交替的必然结果


像上面这张,明明已改成EMI大红标了,却用了以前天使的编号
下面这个例子就更夸张,封面是大红标,但是碟面上的却是天使标




看碟面上除了有天使标,还是原来天使标时代的编号。
EMI的中价天使版,之后被studio plus系列代替。如下图:需要说明的是,这个studio plus系列一直在荷兰压片。至于唱片编号,跟天使版是一样的。这个系列的唱片,目前都停产了,可是有意思的是有些中价的天使版确还在发行,这从另一面证明了EMI发行的混乱。

studio停产之后的中价版,主要也就是目前还在发行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了。还有一些其它的系列。这个系列好像不大讨巧,很多人对其声音的处理大为不满,也促进了老版的辉煌。世纪伟大录音大家都很熟悉,封面是这样的:压片也都在荷兰。

请注意带有这个art标识的版本,这是EMI具有标榜着ART技术(即Abbey Road Studios Technology)是EMI得到Prisms技术支持后再重新将母带Remaster出版的CD。有人认为此版声音还原像极LP,可大多数却不太能接受这种新转录(见之前转载苏先生的文章)。最新的参考也用了此种技术。



至于后期的廉价版,这里不多作介绍了。主要是小双张,小狗听喇叭的单张系列,红线系列等等。这些廉价版音质制作都很马马虎虎。当然还有环保套装。

说说EMI大红标的老参考系列。(新参考为art版本)
编号方面与老天使版本一样:依然CDH 7XXXXX


好像又出现以CDH 5 XXXXX为编号的版本


大家知道,EMI的版本自来是最为复杂的,究其原因要追溯到唱片业初期,早在LP时期,EMI就到处设厂,除了英国本身,还在美国(Angel,就是那个可爱小天使的来历),德国,法国。。。。所以,到了CD时期,其版本仍众多,编号也极为复杂,如下图:


从上图不难看出,此CD直接的编号就是5659612,没有CDH,而仔细看来底下的方块中标有UK :CDH ;F: PM 516。估计就是不同国家的不同编号了。

当然,参考也会有乌龙,明明外面是EMI标,CD上却是天使标



至于最新版的参考,则在封面封底都标有art的标志。

除了英国EMI,美国的EMI在90年代发行过一批FDS系列唱片,这批唱片用了原始母带重新制作,声音和英国版并不相同。其中最珍贵的是一批米尔斯坦的小无和一些协奏曲。美国版的FDS系列,声音更HIFI一些。这些唱片一部分仍在美国发行。



EMI喜欢大包子,EMI经常偷懒,所以就会把几张唱片塞进一个盒子里,然后搞个特价卖,具体来说,几张高价的塞一个盒子就按中价卖吧。中价的一堆就按廉价卖。
       看个例子:这套唱片看外表,EMI的大红标,是7张马蒂农指挥法国国家管弦乐团录制的德彪西和拉威尔管弦乐全集,熟悉这两个作曲家的应该知道马蒂农这些唱片演绎和录音都非常好,基本是同类曲目的首选(尤其是大海)。拆开看,不折不扣地7张德国sonopress产中价天使版,现在要收齐这7张中价还真不太容易。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大家看见EMI套装的时候一定要留意一下。





此外,我还见过一系列的EMI与德国的DHM合作出的唱片(可笑的是,我见过有人把他当黑色的英国版来卖)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EMI的各生产地及版本辨识。

EMI唱片之所以让人头疼,还有个重要问题就是产地太多。另外一个很不厚道的地方,EMI唱片封底标注的产地是不算数的。就是说打开cd,你可能看到的产地跟封底写的完全不同。归结起来,大概有下列这些:
德国版,sonopress压片(世界上最好的压片厂之一),有些在盘上并没标注德国版,但是cd背面内圈的sonopress还是表明了它的产地。早期也有铁芯版的。这个二手价值最高。


西德sonopress半银圈


德国银圈pdo铁芯版 ,(难怪EMI也有银圈)少见的版本,二手价格极高。

下面这张是EMI开山第一张是西德无字满银圈:



英国版:跟德国版的价值类似,其实一般唱片要么有德国版,要么有英国版。两版都有的貌似很少见。
最早的EMI UK压片黑色的,是早期UK by Nimbus(印象里,后来的Nimbus也有红色的)

UK红盘和西德老荷兰版是同一水准,倒可放心收下
后来的UK压片,改成UK by Swindon
最后的EMI UK版,则只标示Made in UK          

瑞士版:很早期的。数量很少。


此为瑞士半银圈的。
除此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版本。内圈涂漆,外沿盘面上有一圈塑料圈,用久了会破损脱落,塑料圈据说有减震的作用。



美国版:USA小天使版和欧版质量无太大区别,不过多数是美国地区的演绎,封面倒是比欧版要华丽不少,封面控的玩家可以多收。美国版其实跟英国版,德国版不一样。美国的天使版很多还在发行中,所以美版的如果还没绝版是不值钱的,比如杜普雷的德沃夏克大协,目前还在发行高价美版,从音质来说美版我不觉得会差于德英版。这三者基本可以并列。只是大家买二手的时候留个心眼,看看amazon上是不是还在卖。

法国版:有的唱片或许我们只能找到法国版。有人很推崇,尤其是比较后期的(详见之前苏先生文章)法国小天使版有人的建议是不管黑盘红盘见张收张,一是发行量少,二是法版演绎多数出众,且多是其他国家未见得发行的独家演绎(这里可以拿法版和日本重新制作的相同演绎版本作比较,个人认为很多日版往往是画蛇添足之举)。
事实上,法国MPO压片也不错。MPO是法国的压片厂商,经常可见(我也只见过)made in france by MPO等。法国人Pierre de Poix于1957年成立了Moulages Plastique de I‘Ouest(即MPO),原本是生产45转LP和磁带起家的法国本土公司,84年比较机敏地成为法国最早制造CD的公司,迅速膨胀发展为MPO国际集团后,逐渐成为今天全球数一数二的预录光盘技术与生产巨头。他们家开始时主要为EMI和法国本土一些小唱片厂牌生产CD,EMI亦曾注资参股进去,到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的MPO也为欧洲WEA和环球提供生产加工服务。



法版黑盘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大部分都是法盘的专属编号(非747打头),这类一般都没有同样的国际版发行,为法国压片只在法国销售的地区盘;少部分747打头的黑盘为法国压片全球销售的国际版。



日本版:很多日本版现在被卖高价,也是最早的压片地之一(和西德)。但是感觉他比较独立,就是东芝EMI。压片制作都很好。有人认为,EMI压片质量最好的是早期的日本盘,无论从盘面印刷质量,内印凸字,内页装帧还是片基厚度均匀度来说日本盘质量甚至好过了西德版;早期日本盘和现在日盘的最大区别就是早期盘没有对音质作过多处理,保证原汁原味,当然各有所好,也有不少人喜欢现在日盘的处理方式。
有意思的是,早期日本国际版小天使有黑色版。


荷兰版:对于老荷兰版,其实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人曾做过个案对比,大卫贝小协的西德和老荷兰版,压片质量相差无几,在多套系统上也无甚音质区别,多数人不喜欢荷兰版的原因还是受了后期荷兰版的影响,因为这个版的质量是下降最快的,基本上小天使荷兰版还是可以放心收的。至于现在的EU,其实都是在荷兰。

至于两德统一后的德版年代,这个时期基本上是德版一直独秀,压片总体质量呈下降趋势,选择余地已不多;再到后来的EU时期,就没得选了,不过发行量也大,买到不好的回去换就是了。另外,可能有人关心,EMI从什么时候开始彻底不在英国本土压片了哪?这个疑问,我用下面这套唱片来回答,这是1997年的时候EMI在100周年发行的一套纪念套装,包装之豪华可称EMI之最。里面分11张精选了EMI历史上100年里的名演(部分是片断,为了能多塞点),这里面甚至有萨拉萨萨蒂,约阿希姆亲自演奏的录音。这套唱片,就是made in UK的。这基本上,EMI的英国压片史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EMI最好的一点就是它标出了这张唱片录音及发行时间:
它的好处就是在于我们能很清楚的来判别他的版本,如下图:

第一个数字,1986年就是它的录音时间,而第一次转制cd发行的时间也是同年,本张cd的发行年代(最后一个数字)1991年。
也就是说,这张EMI标的CD并不是这个录音的首版,首版在86年发行,而那时是天使版。而改成EMI标以后及发行了这版CD的再版,时间是1991年,也就是说这张CD是EMI标的第一批,也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另外还有一点,digital remastering是在1986年,这很重要,隐含的意义就是1991年发行的这个版本,并没有再次进行混音和重新制版。这是因为有些版本在再版的时候会重新制作,值得大家在购片是注意一下。

第三篇
RCA

RCA的LOGO就能判断,正中廉分别为红封印,金封印,银封印。此外还有著名的living stereo系列。
RCA最早的盘也是日本压片,以及西德压片,不论是日本、西德还是美国,最早的版本都是用激光刻上去的字。后续的版本就是压上去的了。
收藏来讲,早期当然只有德国和日本版了(以我的了解,日本RCA也有独立发片的,就像东芝EMI一样),德国版还有银圈版,现在已极为罕见且珍贵。美国压片后,还是以美版为上。
西德PDO版的当然也是银圈,一个生产线嘛,估计是当时RCA借用宝丽金的生产线。此为收藏商品,一来有银圈,而来数量较少。



同为西德的Sonopress版口碑同样不错(图为红印,即高价,从颜色就能窥其一二):


日本版:



最为常见的美国版:



著名的living stereo:


总体来讲,个人感觉RCA算是最好判断其版本的厂牌了。

第四篇
CBS和Sony

CBS最早是在日本压片,然后才是美国和奥地利。
对于现在二手CD的价值来看(除早期日版)made in USA,且无IFPI,内圈刻字一定要是凸字,此为收藏上品。Made in USA,有IFPI,且无凸刻字次之,made in Austria再次之。
CBS最早的一批盘是在日本压的。内圈上面有凸字:
82年的版本是:MANUFACTURED BY CBS/SONY RECORDS INC。
另外有一种内圈无字,比如这张帕瓦罗蒂,CD外缘标记Manufactured by CBS/SONY INC. in Japan,录音时间为80年,封底的版权时间c为80年;

85年美国压片的凸字:MADE IN USA DIGITAL AUDIO DISC CORP。再加上这家压片公司的商标(类似杜比立体声的那种符号),

奥地利版则是:MASTERED BY DADC AUSTRIA
再晚一点的美国版, 只剩下了那个公司商标,
再晚一点, 公司商标也没了, 只有CD的金属印刷面上印有Made in USA的字样,于此同时, 那个著名的IFPI流水号也跟着上去了.
至于,比较新的美国版, 连Made in USA都没了
88年SONY收购CBS,变成了SONY CLASSICAL。
后来的SONY是美国版。貌似整片CD找不到产地标示................

CBS的唱片存在的时间应该不长,因为85年美国开始压片,88年被SONY合并,命途多舛啊。编号为M(n)K。n为字母或数字,代表一些含义。
例如,n若为数字,就是几张碟的套装
MK,应该是正价版本

MBK应该是廉价版本,封面一般为一幅画


MYK一般为我们熟悉的报纸版

MPK为PORTRAIT系列

MDK则是数码录音

到了SONY时期,编号基本为:n的作用同上
正价唱片: S(n)K



中价唱片: SM(n)K


廉价唱片: SB(n)K




第五篇
其他





第六篇
特别鸣谢
淘宝网某商家
168的几位坛友(cappucino1,mobiclip。。。)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62969-9.aspx
某论坛版主yangmetal
某论坛网友野鹤(关于EMI)
EMI参考达人reverie
以及未能提及的各位朋友


By 贝多疯
TOP
6#

发完了,自己看看,都觉得好多字啊。。
大家凑合看吧
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PDF文件,阅读上感觉好很多!
TOP
7#

回复 8# avignon 的帖子

回复就能看到了啊

如果还是没看到 再联系我 邮箱什么的发给你
TOP
8#

回复 17# yiyuan 的帖子

这里面有网上的一些资料  也有我自己经验的整理
您说的内圈01 我觉得是首版吧 我有两张相同的CD编号相同 后面的是01 那个好像是03 结果就是一个首版一个再版

有错误您尽量提出来  我改正,方便大家吗
毕竟有许多喜欢老版CD的朋友
TOP
9#

回复 47# 唐人 的帖子

是您说的那样 01只是第一次压片的意思
当然 01就是首版不是绝对的
所以说还要结合上其他的点综合来看 才能决定
TOP
10#

回复 52# yiyuan 的帖子

那您觉得01,02等是什么意思
根据黑胶的经验 这应该是压片的次数

当然,这些都不是官方的说法
TOP
11#

回复 56# 和谐花园 的帖子

您说的也有可能
但是我是这么想的 第一次压片一定用的是第一版的母盘
但是第二次压片也许还是用的老母盘 也可能用您说的第二版的母盘

而我们说的音质问题,除了再版片做工不如首版,主要差别还是在母盘上吧
不过,随着数码技术的运用,这种差别很有限吧
TOP
12#

回复 61# AChCarol 的帖子

数字信号不错
但是也要压片的啊 也要制作模版
建议您找这方面相关资料来看看

我之前在一个DVD论坛发过,有兴趣的话您找找看
TOP
13#

回复 72# swann 的帖子

您误会了
这个帖子意在于分辨老板CD,而不是区别新老版的优劣
TOP
14#

回复 71# AChCarol 的帖子

是的  我主要也是想说
不同批次生产的CD 在制作人 做工 用料 包装 乃至生产地上会有不同
而这些不同可能是造**们追求老版的原因吧
TOP
15#

回复 83# cappucino1 的帖子

能否上个图 我好补充进去
多谢
TOP
16#

回复 86# 流行风 的帖子

谢谢提供资料
TOP
17#

回复 101# cappucino1 的帖子

cappuccino兄收藏果然很牛,多谢补充
TOP
18#

请问还有PDF下不了的吗?

我自己刚才测试了一下,完全没问题啊
最后编辑贝多疯 最后编辑于 2010-10-03 02:36:25
TOP
19#

多谢大家关注!!前些时间忙于学业,没上论坛,对不住大家了

我更新个链接,大家继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