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汤报告。
先试的是400克特制版,未试357克常规版之前,当时也打算只入这一版。
两个版的区别上述也讲了,一个是压制方式,第二是包装。其实这两个区别,在茶饼的包装纸上也能看出来:
特制版于“森源”二字左上方以印章篆体方式印有“石磨古法”四字。常规版则没有这个印章。这里其实就含蓄的说明了压制方式是有区别的。
其次是包装纸,纸质的区别也是一眼能看出来的,上手就更明显。包括纸质的厚薄、松紧,都会影响茶饼的透气性,从而影响茶味的转化效果。
第三是下方的重量,特制版400克,常规版357克。
另外特制版的字样都是纵向印刷,常规版横向。
入正题,开汤:
刚才说到了包装纸的区别,这里能清晰的看到特制版的纸质。
棉质纤维纸,薄而韧,颜色也偏灰偏深些:
茶饼、条索:
这几张图能详细看到料底的细节情况。
料底粗老、壮实;传统手工石磨压制,松紧度控制得比较合适,不会太紧;这个松紧有度的手法,令条索更为完整、清晰,总体揉捻较为均匀、成形规整。这个手法,也会直接表现在口感表现上。
仓储良好,撬茶喀喀脆响:
这是第一泡的汤色。
照例是不洗茶直接喝。过关就留下,不过关就再见。
出汤。
茶汤比较稠厚,汤色较为深澄,转化比较靠前,有典型的南方仓特征。
不洗茶、不用茶隔(茶滤),是我冲茶的惯例了。
以下这张,是渥太华茶友、乐友所关心的不用茶隔茶碎末情况:
入口厚顺。
一泡下来,整个口感很是讨喜--比较厚润、醇和,后劲也绵厚。
喝到第二泡,突出特点就是醇、厚;入口即觉明显的甜柔、醇滑。有一种糯香,绵厚松软,比较迷人。
后续的各泡品饮中,总体而言比较符合易武正山特征;细品之下,显山野韵味,稍带有丁家寨特色。相比之下,之前那款08易武古树纯料会硬朗些,更像刮风寨。
仓储方面,是典型的南方仓,但仓储干净,从撬茶的脆响到口感表现,能直观的反映。
南方仓储肯定会比北方转化更快,加上手工揉捻、石磨仿古法压制带来较为宽松的茶形,以及包装的透气性,令其整个茶品的转化较为靠前。因此茶汤出来,就明显会稠浓偏深。口感上,就相应的会更为稠厚顺滑、发力也较早些;但相对而言,回甘的强度和生津速度也会减弱一些。
此茶由于制作、包装及仓储地域特征,转化比较靠前,已经初步进入适饮期。现喝已经不错,是一款能较好的反映易武甜柔特征的实在茶品。
若再存放几年,到了二十年陈期左右,就基本能完全进入最佳适饮期了。那时的表现将更为醇厚、甜润,能体现南方仓的独特口感。
综合而言,这款茶品无论从工艺、包装、印刷细节,还是实际的口感表现上,还是体现了厂商的用心,是做出了特色的。
请茶。后续再讲讲357克常规饼的品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