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食古轩主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原帖由 波仔 于 2008-11-22 21:32:00 发表学了老师的“乾坤大挪移”初步听感报告 虽然我还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让“胶泥”与机器的融合,但我的CD机是经过昨晚一夜没有关机的。今晚正式试听,我为了不让听感出错,所以特地在“术前”和“术后”都分别有朋友陪试听,还有用了MD机录同几首歌作前后比较。试听歌曲一共三首,分别是:邓丽君“冬之恋情”、香港原音精选2005“敲击卡门”、HIFI鼓王“第5章”。正式开始试听:声音整体顺滑流畅、背景相对静了。控制力、层次感、现场空间感、乐器之间的分离度、结像和定位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丽君姐的感情更加的丰富、咬字更加清晰。最后总结:高音细腻了但不觉少中音饱满圆润了但不会凸低音下潜深了但不觉多由于我的CD机是串连了卡座后再输入到胆前级的,所以在本人系统中的表现渐渐有了开盘的感觉。
波仔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1-23 8:50:00 发表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神农兄是否错觉了?譬如原先的中低频是散的不凝聚而术后变得凝聚了、密实了、线条清晰了你反而觉得“变清薄了”??我做过3台CD机,只有变厚声的,从来没感觉过会变薄
原帖由 波仔 于 2008-11-23 13:12:00 发表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1-23 8:50: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神农兄是否错觉了?譬如原先的中低频是散的不凝聚而术后变得凝聚 我也是实话实说的,还在不断学习中。。。对了不知道此法可否一并用在前后级等等的其他机器上,若其他机器都用上的话不知道会不会过火了?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08-11-23 8:50:00 发表[quote]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2 22:58:00 发表用了10包在CD底部,初步听感是高频解析力增加不少,细致耐听,但是中低频变薄。总体声音变清薄了,有得有失,原因在什么地方
原帖由 虞山雅乐 于 2008-11-17 13:25:00 发表在此,我也衷心的说一句,我现在只相信自己实际听感,别人说的都是参考。至于音响杂志上的文章,我基本不做参考(枪手太多)。为什么?要尊重事实,要实际试听,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声音,不要人云亦云!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3 11:18:00 发表呵呵,没有搞错。术后高频象乱发一样被梳理了一遍,整整齐齐,丝缕清晰,音量也可以跟着开大而不吵耳,这是很明显的。随着高频的改善,背景宁静度、分离度、层次感、结像改善是当然的。 中低频变薄同样很明显,凝聚力倒是没有改变。这个听施塔克的大无就知道。原来的低频也不存在散乱的问题。我寻思是不是高频量感增加能量分布不同的错觉,但仍不足以解释。费解。请食古兄指点
试试
原帖由 神农 于 2008-11-23 14:20:00 发表波仔兄用了多少包